户外活动:自然界的治愈魔法
户外活动:自然界的治愈魔法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控制疼痛、减少跌倒风险并延长寿命。此外,心理健康方面的好处包括改善情绪、减少焦虑和降低痴呆和抑郁的风险。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户外活动对身心健康的双重益处。
户外活动:身心健康的双重守护者
户外活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早已被科学证实。研究表明,户外运动不仅能带来与室内运动相同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益处,还可能放大这些效果。在公园等自然环境中运动比在室内运动更有益,尽管长期效果尚不确定。户外运动场所的吸引力来自于其物理特征、活动、环境安全感和与自然的联系感。
户外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和新鲜空气有助于降低压力水平,提升整体幸福感。与自然的接触还可以增强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减少心理疲劳。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户外运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
实践证明:户外活动的经济效益
户外休闲经济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在美国的小镇和乡村社区,户外休闲活动不仅仅是消遣,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宾夕法尼亚的ATV小径连接器为例,该项目在短短两年内为当地商业带来了高达2350万美元的收入,成为了地方经济复兴的典范。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显示出ATV骑行活动为当地商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吸引了大量骑行爱好者前来消费。
户外休闲活动的经济影响不仅体现在直接的消费上,还通过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社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体现出来。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户外休闲经济”计划,许多小镇和乡村社区正在积极开发其户外休闲资源,旨在通过吸引游客来 revitalizing 他们的主街和商业区。这样的努力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收益,还能提升社区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安全指南:如何享受户外活动
准备工作
- 衣物类:遮阳帽、保暖帽、头巾、速干衣裤、抓绒衣裤、冲锋衣裤、雨衣、登山鞋、排汗袜/防水袜
- 支撑装备:手套、护膝、登山杖、太阳镜、防水袋、大/小背包、头灯、口哨、GPS定位设施/地图
- 个人用品:个人餐具、保温水壶、睡袋、洗漱用品、垃圾袋
- 电子类产品:充电器、充电宝、相机、耳机、自拍杆
- 证件: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
- 其他用品:口罩、保温杯、暖宝宝、U型枕、高热量零食、晕车贴、葡萄糖、肠胃药、创可贴、碘伏、纱布等
安全注意事项
- 理性参加,做好安全防范。游客出行前应充分了解项目安全风险,对自己身体状况和专业技能做出全面评估。探险活动尽量结伴而行,不追寻刺激、盲目探险,谨慎前往无人区和人烟稀少区。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及医疗保险。
- 掌握专业知识,减少安全隐患。游客应掌握必要的自然环境、急救、户外探险等专业知识,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探险活动,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海岛等高风险区域。
- 做足功课,降低安全风险。户外探险跟团游客请勿单独行动,避免与团队失去联系。自驾游客行前应检查车况,并备好汽油、备胎、食物和饮用水等物资,尽量多车同行,提前准备对讲机,必要时租用卫星电话,务必保持通讯畅通。徒步探险游客使用专业徒步设备,备好必备物资和药品。
- 密切关注相关提示,合理安排行程。出游前,详细了解旅游行程及目的地天气和道路交通状况,认真规划旅游行程,做好防暑、防雷、防雨准备,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旅游。遇到恶劣天气,要听从当地有关部门或导游的安排,注意必要的自我防护,不在危险地段停留。
- 遭遇险情及时求救。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升野外生存能力,具备不止一种求生手段。提前向行业协会、探险组织报备行程,加入《户外救援互助平台》,让组织实时掌握行踪、动向,一旦遇险,可及时施救。旅途中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及时进行自救、互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过程中,要节省体力,保持耐心,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混乱,有序撤退。
露营注意事项
-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水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
-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要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火、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饮食注意事项
一次成功的探险,户外食品的营养是关键中的关键,从最根本上讲,它决定了你能否在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它也决定了身体的恢复速度,这意味着你的身体能否长期处于充满能量的状态。
- 路餐:糖块、巧克力、能量棒、干果、果脯
- 晚餐:面条、米饭、土豆、小米、玉米、烧饼
- 早餐:燕麦片、玉米糊、芝麻糊、速食粥
- 蛋奶类:鸡蛋、奶粉、可可粉
- 肉:火腿、香肠
- 糖/饮品:果珍、红糖、白糖、葡萄糖
- 汤类:冻干汤料、各种调味酱
PS: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携带的食物。
如何急救和自救
- 避免雷击。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
- 预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
- 跑向低地;
- 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
- 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
- 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
- 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
- 应对落石。由高处掉落的一块小石头有时也会严重伤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间行走时,一定要注意:
- 是否有落石标志,要仔细观察,分辨浮石(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
- 经过易发生落石区域时,应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头,快速通过;
- 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头,要立刻喊出声,通知下面的同伴。
- 迷路时。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迷路,这时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
- 平时在行进的休息间歇要多注意周围的风景和标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开始行走;
- 在山野行进时要注意曾经走过的人留下的记号;走在前面开路的人,遇到特殊状况时,要做标志通知后面的人;
- 如果迷路时天色已晚或从山崖落下受伤,动弹不得,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这时应做深呼吸,保持镇静,不要贸然离开,在原地露宿,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静待救援。
- 溺水时。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复杂水情而无法驾驭时,千万不要慌张:
- 想办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冲流,并注意水波流向,再一点一点由水平方向往岸边移动;
- 在拯救溺水者时,首先考虑用竹竿、树枝、绳索拖拉,或者用大木头、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于水面的物体作为浮具实施间接救护,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才入水施行直接救护;
- 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采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复苏术。
文旅君再次提醒:探险不是冒险,尊重自然,理性探险。切勿进入无人运营和维护的区域开展户外探险,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范措施,安全出行、文明旅游。
户外活动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减压方式,值得每个人去尝试。无论是放松心情,还是增强体质,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走出城市,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