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聊聊内府官字款瓷器鉴定之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聊聊内府官字款瓷器鉴定之法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9586547_120844300

内府官字款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这些瓷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内府官字款瓷器的历史渊源、主要窑口及其时代特征、明代永乐甜白釉内府官字款瓷器的特点以及鉴定要点。

内府官字款瓷器的历史渊源

内府官字款瓷器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最早出现于磁州窑器物上,后来在不同朝代都有烧造。“内府” 的含义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古代指皇室仓库或官职,后来成为皇宫内廷之义。

内府官字款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个时期。在宋元时期,皇家管理仓储部门为皇家和官府提供瓷器,落内府款识,这些瓷器均为官窑瓷器。其中,内府款瓷器最多见于元代磁州窑系梅瓶和小口大腹瓷罐上,以梅瓶为最多。

到了明朝初年,内府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皇宫内廷之义。例如,永乐甜白釉内府官字款撇口瓶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胎体很薄,使得高白度的釉格外莹润,给人以 “甜” 的感受,故名 “甜白”。“内府” 白釉梅瓶就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内府烧造的器物,属官窑精品。此外,还有内府官字款盘子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通常采用优质的瓷土和独特的烧制技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晚唐,定窑就烧制出了刻有 “官” 字款的贡瓷。五代时期,使用 “新官” 款。北宋以后,恢复使用 “官” 字款,作为贡瓷的标识。瓷器上的 “官” 应是 “官样” 之意,即是一种押记,表明是官府订烧之意。

各朝代御膳房的名称不同,元朝时期,御膳房改名为 “内府”。这个名字体现了御膳房在宫廷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主要负责管理宫廷中的餐饮事务。而元 “内府” 即皇宫,“内府” 即宫廷,并非指皇宫仓库。例如,在《元史・顺帝本纪・第四十》中提到,诸王侯不得悬带弓箭、环刀辄入内府,这里的内府显然不是仓库。同时,《元史・卷九十・志第四十》中把 “内府” 与 “诸王邸第” 并列,也表明内府不是仓库。

内府梅瓶作为明王朝皇宫内廷所用之物,今流传在世的极少。胎质细腻,粉状感突出,犹如丝绸般柔顺。肩部有青花楷书 “内府” 二字,字体工整、圆润。施白釉,釉面肥厚,釉色淡雅。据考,内府原意为仓库,到了明朝初年,成为皇宫内廷之义。“内府” 白釉梅瓶就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内府烧造的器物,属官窑精品。

主要窑口及时代特征

  1. 定窑:定窑官字款瓷器以晚唐、五代和北宋时期居多。定窑官字款瓷器大多素面无纹饰,也有部分采用花口、起棱等技法,甚至有镶包金、银扣等装饰。据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 “官” 和 “新官” 者居多,仅 1985 年陕西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晚唐定窑 “官” 字款白瓷就达 33 件之多。1969 年河北定县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净众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 17 件北宋定窑刻划 “官” 和 “新官” 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数件 “官” 字款定窑瓷器收藏,主要是盘、碗、水丞、罐等器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国内外收藏的署 “官” 字款的定窑瓷器大约有 80 件左右。定窑官字款瓷器制作工艺精细,属于精品,已达到宫廷用瓷的标准。当年定窑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征用后,为防止与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画 “官” 字,以示区别。

  2. 越窑、耀州窑:这两个窑口也曾烧造过官字款瓷器,如五代越窑瓷质刻 “官” 字款匣钵、五代耀州窑 “官” 字铭文瓷片等。宋代越窑瓷器款识以刻划的纪年款为主,所见款识基本上是北宋的纪年,也有款识是一个字的。越窑官字款瓷器多为素面,部分器物造型精美,如浙江省临安市钱氏家族墓出土的 “官” 字款越窑青釉双系罐。

  3. 辽代瓷器:带有 “官” 字款的器物有鸡冠壶、穿带壶等。辽代瓷器体现出鲜明的契丹民族特点,如鸡冠壶、长颈瓶、凤首瓶、穿带瓶等,这些器物上体现出浓厚的游牧民族特色。辽代陶瓷器以白瓷为主,也有绿釉、黄釉、三彩等陶器。辽三彩出现在辽代中晚期,釉色多为黄、绿、白三色,盘碗等器物采用印花装饰方法,纹样多为花卉图案,陶瓷壶普遍采用模制方法成形,有些壶的造型为动物造型。在内蒙古辽贵族墓中出土了大量五代北宋的瓷器精品,包括精美的定窑白瓷、越窑青瓷、耀州窑青瓷、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等,其中不乏官字款瓷器,如辽代早期赤峰大营子辽驸马墓出土的定窑官字款白瓷盘最为有名。“官” 字款剔花仰覆莲纹白釉葫芦瓶出自辽代圣宗贵妃墓。

明代永乐甜白釉内府官字款瓷器的特点

外观特征

明代永乐甜白釉内府官字款瓷器口沿微撇,瓷胎细白,体薄半透明,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使得这种高白度的釉格外莹润,能照见人影,给人以 “甜” 的感受。其外底心以青花写 “官” 款,规格多样,如甜白釉内府官字款撇口瓶口径为 7.2cm,通高 20cm。内府官字款瓷器鉴定交易咨询下图片。

纹饰特色

云龙纹别具一格,仅两条后腿,W 形足,形似金代坐式铜龙,富有民族特色。此外,还有暗刻的如意云、二龙游弋于如意云朵之间等纹饰,以及外壁暗刻云龙纹内饰暗青花飞凤纹等精美图案,工艺精湛,绝伦精美。

胎釉特征

胎釉呈现肉红或粉红色,足边和折角积釉处闪烁灰青光泽,釉面有极淡的虾青色,部分白釉面上有开片,橘皮纹明显。甜白釉釉极莹润,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素有 “白如凝脂,素犹积雪” 之誉。由于胎体很薄,使得高白度的釉格外莹润,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 “葱根白”。甜白釉瓷器以碗、盘、小壶、高足杯、梅瓶最为多见,除此还有双耳瓶、撇口瓶等。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鉴定要点

  1. 观察官字印刷:真品的官字印刷细致,带有刻线,这是因为官窑瓷器在制作过程中,印章的制作非常考究,刻线是印章制作时刻上去的。而仿制品则粗糙且刻线模糊或无。例如在官字款瓷器鉴定的资料中提到,要分辨官字是真是假,可通过官字印刷的细致程度和刻线来判断。

  2. 判断瓷器年代:可通过官字款的年号、器型和装饰风格判断。不同朝代的器型和装饰风格各有特点,如明成化年间制作的官窑瓷器器型一般比较老式,嘉靖年间的器型则更趋于新奇;官窑瓷器的装饰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例如永乐甜白釉内府官字款瓷器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和纹饰特色,口沿微撇,瓷胎细白,体薄半透明,云龙纹别具一格,仅两条后腿,W 形足,形似金代坐式铜龙,富有民族特色。

  3. 真伪鉴别:仔细观察器身、底足、胎体、釉面等方面,对比相关资料和已知官窑瓷器确定真伪。真品瓷器官字底款瓷器具有明显的乳突特征,底足中心会有明显的乳突,这是由于烧造过程中的窑温和釉料的特性所形成的;真品瓷器官字底款上的痕迹呈现旋痕,这是由于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旋转造成的。而仿品通常缺乏乳突特征,痕迹更像是机械螺旋纹。此外,真品的胎釉呈现肉红或粉红色,足边和折角积釉处闪烁灰青光泽,釉面有极淡的虾青色,部分白釉面上有开片,橘皮纹明显。如永乐甜白釉瓷以其出色的胎釉质地、独到的造型设计、难以复制的釉色品质而享誉古今,永乐之后各朝各代均有仿制,但仿品的透影性较真品更高,迎光透视胎体,均不具有永乐真品的那种红润光泽。同时,可以参考内府款暗花龙凤纹瓷器的鉴定特征,口沿微撇,瓷胎细白,体薄半透明,釉色白腻如脂,釉中可见许多细白如珠的中空气泡,外足墙稍内敛,里壁与底部呈斜坡状,圈足较浅,器的外壁光素无纹,里心为青花饰圆形纹,四壁分绘团状云龙纹,青花料色浓翠、鲜艳,光彩夺目,图案纹样疏朗、清晰,留白较多,凝聚不散。外底心以青花写 “官” 款,迎光透视,透过纹样和胎体,仍可见外底心隐约的款识字画。从龙的形态上看,与出土于黑龙江阿城上京会宁府遗址的金代坐式铜龙颇为神似,富有民族特色。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或粉红色,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闪烁灰青的光泽,釉面偶然显现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极淡的虾青色,甚为奇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