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打渔钓鱼?揭秘藏族人民的食鱼禁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打渔钓鱼?揭秘藏族人民的食鱼禁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5591609_121314565

西藏拥有近800种鱼类,总量达8亿公斤,却鲜有人打渔钓鱼。这一独特现象背后,蕴含着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态环境观念。

西藏是我国的高原之都,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素有“屋脊之上”的称呼,这里的生物种类也是非常独特的。
同时作为高原地区,西藏所拥有的湖泊数量也是非常多,近1500个湖泊分布在此,据统计,仅西藏境内就有近800种鱼类,拥有的鱼类总数更是多达8亿公斤。

然而尽管西藏拥有着如此多的鱼类,却并没有什么人去打渔、钓鱼,甚至连听到别人说要去钓鱼的时候,西藏本地人都会觉得十分的不合适,据说藏族人民根本就不吃鱼。
那么在这么众多的鱼类中,为什么没有人会去钓鱼,又是怎么评估出鱼类数的呢?

藏族人民不食鱼的原因。

用“天然鱼库”来形容西藏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西藏境内的湖泊并非普通的湖泊,而是在此形成的同时便已经有着水生生物的存在,鱼类在这里可以说是从天而生。
而湖泊不仅没有让鱼类数量减少,反而助长了鱼类的繁衍,这种特殊的地理状况,让西藏的鱼类种类之多和数量之大,可以说是全国都独一无二的。
同时,鱼类虽然在西藏境内的湖泊中生活了无数年,但却并没有影响到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相反却和西藏的湖泊一样,变得极其珍贵,有的鱼种甚至是非常稀有的珍稀鱼类,被列入“物种资源红皮书”进行保护。
而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他们对于食鱼或者打渔钓鱼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他们根本就不吃鱼,而且也不受到鱼的诱惑,可以说西藏的鱼,只需闻一闻便足以知道是鱼的气味,这就已经超出了藏族人的习惯。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藏族人民不食鱼?
引起藏民不食鱼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饮食文化的原因,也有宗教信仰、民族道德观念等多重层面的因素。
作为民族的习俗,藏族人民根本就没有让鱼作为食材的食物习惯,这可以从藏族人民的饮食文化中得知,因为鱼不产于藏区,所以藏民并没有将鱼的食材加入到自己的饮食体系中。

同时鱼类做为一种食材,是属于野生动物的范畴,因此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例如不能养殖,食物供应不稳定,这都直接导致了鱼并未成为藏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但是上述原因只是导致藏民不食鱼的外部因素,归根结底,人们不食鱼的内在原因还是在于信仰,因为藏民的宗教信仰是藏传佛教,而佛教很早就传入西藏,在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了藏地人民新的道德观念,而这份道德观念有的就是“不杀生”。

在藏传佛教中,认为生命是平等的,因此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着同样的权利,都有着生存的权利,因此佛教中反对杀生的行为,杀生行为是会招致恶果的,同时也是违背佛教教条的,所以不对动物进行杀生,严禁众生。
因此,西藏的鱼和其它地区的鱼相比,在信仰的影响下,也保持着原有的数量,也没有被人类所淘尽,也没有给鱼增加上“食材”的认知,反而在鱼类发展的同时,宗教信仰也得到了扩张。

西藏鱼类生长环境。

之所以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藏区的食鱼禁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连钓鱼的人都没有,因此只能确认西藏的人根本就不吃鱼,所以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只能做出当地的鱼数量。
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算法,鱼类的总重量并不会都是准确的,而且一方面不了解当地的食鱼禁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鱼的生长周期太长。
与其它地区相比,西藏的鱼的生长周期要长的多,普通的高原鱼类的生长周期需要一到两年,到了3岁的时候身体健壮,数量也会迅速增长,只是后面的数量相对来说会比较平缓,而一些稀有的珍宝鱼的生长周期会更长。
有的甚至要到10年才能到达成熟的程度,虽然只需3年就可以繁殖后代,但是这10年的时间已经够人类自身形成一套完整的食物体系了,因此西藏的鱼类在形成鱼库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多。

这些鱼的重量绝对数不过是8亿公斤的数量的一点点,因此将鱼的数量仅仅是以重量进行统计,这个数字的形成确实牵强了一点。
结果仅仅应该表现数量的多少,并不该单纯进行比较,而是通过种类和重量等来进行评价,因此计算出来的鱼的数量,只和现有的鱼类的数量有关,却不是真实的数量相差了很多,因此不应当这样简单的计算鱼的数量。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普遍的食鱼的习惯,才会因为这种习惯将西藏的人划为食鱼的人,但在西藏当地人的眼中,这是很大的误区,因此不了解当地的食鱼习惯,也导致了这种误解的产生。

同时西藏的鱼类数量再多,也和人们的生活无关,因为西藏的鱼生活在湖泊中,而这些湖泊是离人类非常远的地方,近处的水源根本就没有鱼,因为这些水源并不是湖泊,是河流,受到重力的影响,水流速度变大,升高了水温,这样对鱼的生存条件都是很不利的。
同时也不利于鱼的繁殖,因此光靠河流的鱼类数量,并不能让人类通过打渔钓鱼的方式来进行食用,因此在计算鱼类数量时,不能认为是有人将鱼库所得,必定是库中的数量,这样的想法和观点都是错误的。

西藏的鱼虽然有着很大的数量,但是在藏民的眼中,鱼依然是一种神灵,不能随意的触碰,因为鱼也是生命,同样享有生存的权利,所以西藏的鱼只能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在西藏的鱼中,还有一些是有毒性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直接将这种鱼类当做食材进行烹饪,很容易就会犯下错误,因此也是不被食用的原因之一。

食鱼禁忌的来源。

藏区并不食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就连藏民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不食鱼。
首先,在宗教的制约下,就决定了藏区洒脱的不食鱼,因为虽然鱼是生命,同样有生存的权利,但是人与鱼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鱼无法在陆地上生存,因此只能生活在水中。
因此在佛教中,大众对于动物的保护和尊重,是通过不进行杀生,而藏区的信众对于杀生这件事,也是做到了极致,不管是“不杀生”的行为,还是“不作恶”的行为,都是非常独特的观点。
因此这两个观点的结合,就决定了藏区不食鱼,也不打渔,不管是鱼的数量有多少,都是不会因为人类的进行而到影响,不会有人进行打渔的行为。

而在宗教信仰这一点上,藏传佛教非常坚守,不会因为别的原因而进行触碰,因此在此基础上,食鱼禁忌就成为了藏区一种独有的食物禁忌。
同时也可以看出,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这些内涵在藏民的心中,并不仅仅是一种准则,而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就连在饮食方面也不会触碰。

因此这种观点,反而让人感受到藏民的身体中是透着一种力量的,内心有着一种力量萦绕。
同时,食鱼禁忌还来源于生态环境,由于藏区所处的高原地区,气温寒冷,而湖泊都是冰凌的深水湖,因此藏区的鱼无法通过人类的打渔行为,来为饲养场,提供食材,也无法给饲养场带来帮助,因此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材。

因此这一禁忌的形成,也是逐渐形成的,在宗教信仰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才形成了食鱼禁忌,因此只有在了解了藏区的环境,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所坚持的观点。
而在食鱼禁忌这件事上,不仅是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同时还有生态环境的原因,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多重的因素的影响,因此也是复杂的。

既有宗教信仰的原因,又有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因,还有生态环境的原因,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因此食鱼禁忌的形成,也是有着许多的因素,因此只有在真正的了解了食鱼禁忌的成因,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同时也需要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