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地会的传说与真相:乾隆朝发动台湾大起义,惨遭福康安率索伦骑兵镇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地会的传说与真相:乾隆朝发动台湾大起义,惨遭福康安率索伦骑兵镇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9A069ZX00

天地会在金庸的小说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那么在历史上,天地会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它与郑成功、陈近南等历史人物又有什么关系?乾隆朝时期,天地会在台湾发动的大规模起义是如何被福康安率军镇压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天地会的起源与在台湾的传播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时间,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间段。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说法:

  1. 康熙甲寅年(1674年)起源说:根据天地会《会簿》记载,康熙年间发生西鲁部落造反事件,清廷调南少林武僧平叛。战后康熙因担心少林武僧势力,下令火烧少林寺。五名逃出的僧人在福建长林寺或高溪庙被救,与崇祯之孙共同立誓“反清复明”,时间定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七月二十五日。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反映了天地会内部流传的传说。

  2. 明郑时期起源说:这一说法在清末民国时期开始流行,如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和1920年出版的《台湾通史》中都有提及。这些文献认为天地会由郑成功创立,以“光复明室”为宗旨。但这些说法缺乏具体史料佐证,且存在逻辑矛盾。

  3. 雍正甲寅年(1734年)起源说:在嘉庆七年(1802年)广东天地会起义中,出现过“雍正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星出我亦出”的旗帜。虽然这表明雍正年间天地会有高层会晤,但不能直接证明天地会创立于此时。

  4. 乾隆二十六年和三十二年起源说: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两广总督孙世毅从天地会会众供词中得知天地会起源于乾隆三十二年。乾隆五十三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的奏折中提到天地会成立于乾隆二十六年,依据是战俘供词中提到的“提喜和尚”在乾隆二十七年传播天地会。但这些说法都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

天地会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其核心目标始终是“反清复明”。这一主题也为后世的小说、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林爽文起义前的台湾兵备与起义背景

清廷自康熙收复台湾后,设立总兵一名、副总兵二名,兵八千,分水陆八营,澎湖设立副总兵一名、兵三千,合计一万一千。其中陆路总兵辖中、左、右、南路、北路各一营,每营一千人。水路为台湾水师副总兵一名,辖中、左、右三营,澎湖水师副总兵一名辖左、右二营,每营配大小战船十六只。

台湾本岛的五千陆军以台湾府(今台南)为中心布防,中营驻扎台湾府由总兵亲领,左营驻扎台湾府北路口,右营驻扎台湾府南路口。南路营驻扎凤山、北路营驻扎诸罗。

随着台湾人口增加,雍正年间开始逐步增加兵备。乾隆六年,台湾兵备进一步加强,北路增兵两千四百。但即便如此,这些兵力仍不足以应对大规模民变。

台湾民变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量广东、福建垦民入台,据《台湾府志》记载,“台地开垦、承佃、雇工、贸易,均系闽、粤民人不啻数十万之众”。二是清廷官吏腐败,不断向当地百姓增税,导致民怨沸腾。

林爽文,福建漳州人,康熙平定三藩时其祖上曾率“义军”助剿。乾隆四十九年,林爽文在台湾彰化大里杙加入天地会。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七月,因家族械斗事件,台湾官府得知天地会的存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林爽文在大里杙召开集会,对官僚“勒索”表示愤恨,当地民众推举他为首领,台湾天地会起义由此拉开序幕。

林爽文的军事行动

十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率千余垦民在距彰化县二十余里发动起义。当晚队伍迅速发展到三、四千人。驻彰化县城的台湾总兵柴大纪派兵镇压,但被起义军突袭。

十一月二十九日,林爽文率军攻打彰化县城,借助城内眼线,很快攻破县城。随后,起义军在鹿港、斗六门、大肚溪等地布防,开仓放粮,补充武器装备。

十二月初二,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攻打淡水,一路南下攻打诸罗。十二月初六,诸罗被攻破,林爽文发布告示,宣布“顺天盟主”的名义。北面淡水的同知程峻派援军,但在竹堑附近遭伏击,只得逃往泉州。

十二月初八,起义军占领淡水,林爽文再次发布告示,宣称“顺天盟主”。短短旬日内,从淡水到诸罗的广大区域被起义军控制。同时,福建、浙江等地天地会会众也相继起义。

面对起义形势,清廷紧急调遣援军。闽浙总督常青命水师提督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率军增援。但由于海面风浪,黄仕简所部直到第二年正月初三才进入台湾。正月二十一日,清军反攻开始,柴大纪率先向诸罗外围阵地发起反击,二十三日夺回诸罗县城。

此后双方围绕诸罗城展开拉锯战。四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起义军多次强攻未果。五月二十日后,起义军改用围困战术,并开始制造火炮。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起义军在火炮掩护下连续发起强攻,但未能攻破城墙。

福康安平定台湾起义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乾隆命陕甘总督福康安为主帅,海兰察为参赞大臣,从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调集重兵。十一月初一日,福康安到达台湾。

福康安采取政治分化策略,告知全台愿意返回耕地者可获得“盛世良民旗”,凡庄有此旗者不加兵。十一月初四,福康安命海兰察前往彰化县城西的八卦山侦查。初五,清军占领八卦山后,开始扫荡周围据点。

在诸罗城被解围后,福康安查处了一批台湾当地官员,尤其是守诸罗城的柴大纪因长期贪腐被处斩。福康安随后扫荡了诸罗城周边的起义军据点,将大量天地会众处死。

二十一日,清军以优势兵力向斗六门猛攻三日。林爽文在斗六门失守后退至大里杙,二十四日夜向清军发起夜袭,但被福康安亲自督战的清军击退。清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攻占大里杙,起义军中的众天地会众几乎全部战死。

十二月初七,海兰察率军进攻集集埔,福康安调来红夷大炮逐步推进。十二月十八日起,清军以优势兵力将山区团团包围。林爽文在老衢崎(今竹南堡)被俘,押送北京凌迟处死。

南路的庄大田得知林爽文起义失败后继续坚持抵抗。福康安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进攻其设在大冈山、小冈山、水底寮的防线,另一路从南面的琅峤(今恒春)海陆封锁并包抄。二月初五,庄大田所部在大部分天地会会众被歼灭后投降。

至此,持续一年零三个月的天地会起义被平定。乾隆下旨嘉奖福康安,赏赐黄腰带、紫缰、金黄辫、珊瑚朝珠,并在台湾府城及嘉义县为福康安塑像,建立生祠。乾隆还将此次平定台湾纳入自己的“十全武功”。

但天地会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台湾住民多为闽、粤移民,尚武民风难以根除,加上战后清廷对剩余天地会会众的清算政策,天地会的影响在清代后期仍然存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