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德阳必打卡景点
三星堆博物馆:德阳必打卡景点
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公布最新考古发现: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出土4000多件珍贵文物,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三星堆考古研究的空白,更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三星堆博物馆:古蜀文明的璀璨明珠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也是展示和研究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30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金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还揭示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镇馆之宝:金面具青铜人头像
金面具青铜人头像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文物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属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人像前额较高,发后梳并垂辫于脑后,形象威严肃穆而富有神秘感。金面罩上沿至眉梢,右侧残缺,可能是人像在入坑前的祭祀过程中所造成,也可能是投放埋藏于坑内时发生磨损或自然脱落导致残缺。
神秘的青铜猪鼻龙
2021年在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猪鼻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又一重要文物。这件文物整体呈圆柱形,吻部前端较扁平,向前突出,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吻部上端有三个圆形穿孔,下端两穿孔均位于牙璋图案处。头部遍饰鳞纹,额头正中生一角,角扁平,前端残断。“臣”字形目,眼球外凸,颌下正中饰神树图案,两侧饰网格状纹饰(疑似牙齿)。耳部呈镰刀状向前弯曲,左耳从根部残断,可见内部白色范土。
太阳崇拜:青铜太阳形器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形器”全部被砸碎并经火焚烧。从残件中能识别出六个个体,经修复复原的二件太阳形器的直径均在85.0厘米左右,构型完全一致。器物构型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的五个圆孔均是作安装固定用的。器物系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先将晕圈和五道芒条铸成后,再用嵌铸法将太阳嵌铸在芒条上,然后在与晕圈衔接处两面钻孔,最后用铆铸法在孔中灌注铜液将芒条铆接牢固。
最新考古发现:手工业作坊与城市布局
2022年至2024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石器生产加工相关堆积等各类遗迹400多处,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4000多件。此次新发现年代比三星堆祭祀坑埋藏年代更早,碳14测年指向了距今3500年至3400年的商代中期,为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精美玉石器找到了“生产车间”,进一步揭开三星堆的面纱。
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三星堆博物馆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新馆,游客可以通过“寻觅三星堆”大型VR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回到”考古发掘现场,跟随青铜大立人俯瞰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区,亲眼见证文物从泥土中逐渐显露的过程,“驾驶”一叶黄金面具,穿梭于历史星河之间,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幻。
中外游客的共同选择
三星堆博物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白俄罗斯姑娘欧莉娅表示:“在这里能看到几千年前的历史,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法国游客帕特里克则对博物馆中的青铜神树印象深刻,感叹古代中国的技术水平令人赞叹。
三星堆文明与中华文明
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最新研究表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受山东龙山文化、陕西石峁文化和河南二里头文化影响,玉戈造型与湖北盘龙城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出土玉戈相近,玉琮、玉璧的造型特征具有典型的甘肃齐家文化风格。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及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结语
三星堆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古蜀文明的重要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文物展示、科技体验和学术研究,三星堆博物馆正在向世界讲述着一个更加完整、生动的古蜀文明故事。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游客,三星堆博物馆都是不容错过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