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以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以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心育”工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五育不能完全代替“心育”,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往往能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上海交大,从2020级开始就进行了全覆盖的大一心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和随时应答问题的服务。杨振斌表示,学校应该站在提高全体学生身心素质的角度来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这一数据令人担忧,也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站在提高全体学生身心素质的角度来思考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上海交通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自2020年起,学校实现了心理健康必修课对全体本科新生的全覆盖。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心理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学校还通过打破转专业壁垒、前置大一新生军训、完善社团参与规则等举措,从学业规划、身心塑造、兴趣拓展等多个维度,助力新生融入大学生活。这些举措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张洪英表示,学校坚持“四心”理念,即“用心、贴心、暖心、安心”,不断夯实心理健康课程主渠道。学校构建了多层次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展望
经过持续努力,上海交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校园内形成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高校的认可。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生心理问题呈现新特点新挑战,课程建设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她强调,要把握正确价值导向,助力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推动育心与育德相结合。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创新举措。学校计划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校外专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杨振斌表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他呼吁更多高校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学校正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