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电动车进梯悲剧再敲警钟!
广州海珠区电动车进梯悲剧再敲警钟!
2021年10月8日凌晨,广州海珠区某小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58岁的居民陈某提着电动自行车电池进入电梯,刚按下电梯按键,电池就突然爆燃。监控视频显示,伴随着巨响,电梯轿厢里先是火光四射,紧接着浓烟弥漫,仅仅3秒钟后,监控画面就完全被浓烟笼罩,什么都看不清了。
这起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陈某全身烧伤面积高达90%,在经过26天的抢救后,仍不幸离世。事后调查发现,爆炸的电池属于非法二次加工改装电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电动车安全使用的警钟。近年来,电动车电池起火事件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据专家分析,电动车电池起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电池质量问题:使用劣质电池或非法改装电池,如广州海珠区这起事故中,经法院委托鉴定,涉案爆炸电池就是非法二次加工改装电池。
充电不当:过度充电、充电时间过长或使用非原装充电器,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增加起火风险。
电池老化:长期使用后,电池内部结构可能会发生劣化,如果未能及时更换,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外部因素:如碰撞、进水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电池受损,引发起火。
为了预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这是因为:
空间封闭:电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和高温难以扩散,会迅速充满整个轿厢,对被困人员构成致命威胁。
逃生困难:在电梯内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很难迅速逃生,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等待救援的时间可能较长,增加了伤亡风险。
加速电梯损坏:电动车体积大、重量重,进入电梯容易造成超载或磕碰,导致电梯门及内部结构受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增加运行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科技企业也积极研发相应的管控系统。例如,梯智眼电梯专用AI阻车系统,通过AI算法技术识别电动车进电梯行为,自动发出语音和灯光报警,并控制电梯无法关门,从而有效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该系统识别率高达99%,且不会影响自行车、婴儿车等其他正常使用的进出。
除了依靠技术手段,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动车电池:
使用合格产品:购买正规渠道的电动车和电池,不使用非法改装或劣质产品。
规范充电:避免长时间充电,不要在室内或楼道等公共区域充电,使用原装充电器。
定期检查:注意电池的使用状况,发现发热、变形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合理使用:避免电池受到碰撞或进水,不在高温、潮湿环境下使用。
及时更换:电池使用一定年限后,即使没有明显故障,也应考虑更换,以防老化引发问题。
安全无小事,每一次电动车事故都在提醒我们:安全使用电动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公共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