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冬会:冰壶比赛的精准气象保障
哈尔滨亚冬会:冰壶比赛的精准气象保障
在哈尔滨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冰壶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项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的运动不仅考验运动员的技巧和策略,还对比赛环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精心部署了多项保障措施,为冰壶比赛提供了精准的气象服务。
冰壶比赛的特殊气象需求
冰壶比赛对场地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冰面的温度、场馆内的湿度以及空气流动都会影响冰壶的运行轨迹和速度。即便是微小的环境变化,也可能导致比赛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气象保障成为冰壶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立体监测网的构建
为了满足冰壶比赛的特殊需求,气象部门在冰壶馆内外建立了由9套气象观测设备组成的立体监测网。这些设备包括1个便捷式气象观测站和8个小型气象观测站,分别位于场馆内外的关键位置。
其中,2个观测站位于比赛场馆内南北两侧高台上,另外6个则分布在环绕冰场护板的各个方位。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场馆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关键气象要素,并通过自身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黑龙江省气象数据中心。
实时监测与调控
气象保障服务人员通过分布在冰壶馆八个方向的监测站,对场馆内的气象条件进行全天候监控。他们不仅关注当下的数值,还会分析逐小时和逐分钟的变化趋势,确保各项指标保持在理想范围内。
在比赛过程中,一旦遇到观众入场、除湿机或排风扇关闭等可能影响场馆环境的情况,气象保障团队会加密监测频率,每隔15到20分钟提供一次最新的气象信息。这些数据为主制冰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其及时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冰面维持最佳状态。
多方协作确保赛事顺利
气象部门还与场馆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气象挑战。根据监测数据和主制冰师的需求,灵活协调排风扇和除湿机的运行。当发现观众入口处除湿机工作导致西南方向出现微风时,会及时协调关闭除湿机以控制风速,同时兼顾湿度的变化,确保其在可控范围内。若某一指标出现超标趋势,及时与主制冰师沟通,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气象部门还成立了6人运维团队,24小时监控9个气象站的数据情况,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同时,他们还向场馆相关部门提供每日天气预报和未来天气趋势等信息,为场馆应对天气变化、保障比赛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精准气象保障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细致且专业的服务,气象部门为亚冬会冰壶比赛的顺利进行筑牢了坚实基础。这种精准的气象保障不仅提升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也为运动员创造了最佳的比赛环境,助力其发挥出最高水平。
哈尔滨亚冬会冰壶比赛的气象保障工作,展现了我国在体育赛事气象服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水平。这种精细化的气象保障模式,不仅为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未来大型体育赛事的气象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