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生教你如何通过哲学思辨提升写作技能
李建生教你如何通过哲学思辨提升写作技能
在当今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李建生的《高中作文·哲学思辨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课》一书成为热议焦点。书中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哲学思辨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强调了议论文写作对于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哲学概念,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哲学思辨: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
哲学思辨为何能提升写作能力?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在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赵昱洁同学凭借《城市建设中的表与里——落点在人》获得铜笔奖。她在写作时将主题拆解、深挖,表现出层次,找到本质的联系。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正是哲学思辨的核心体现。
哲学思辨能够帮助写作者:
深入分析问题本质:通过辨析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写作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核心,避免停留在表面描述。
构建严谨的逻辑结构:哲学思辨训练能够帮助写作者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论点更具说服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轻易接受既定观点,形成独立见解。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哲学思辨
哲学思辨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审题与立意:在面对一个写作题目时,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比如在处理“温暖的心”这类抽象主题时,可以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将其比喻为“冬夜里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结构搭建: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这包括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如何在不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对比、类比等手法增强论证效果。
素材运用:哲学思辨还体现在对素材的选取和运用上。比如在讨论技术进步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时,可以结合AI、大数据等具体案例,分析其带来的利弊。
当前写作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当前的写作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
思维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深度思考,往往停留在表层描述,难以形成有见地的观点。
知识视野有限:部分学生的写作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思考。
表达能力欠缺:即使有好的想法,也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呈现出来。
哲学思辨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最终实现表达能力的提升。
正如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申霞艳所说:“作文提倡挑战性的思维、批判性的思维,同时也可以连接个体的生活经验。”这种思维的培养,正是当前写作教学中亟需加强的部分。
结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已经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通过哲学思辨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形成独立见解,最终写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文章。正如李建生在书中所强调的,议论文写作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期待,在哲学思辨的引领下,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