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又涨了!农村养殖户如何应对?
鸡蛋价格又涨了!农村养殖户如何应对?
近期,鸡蛋价格再次上涨,给农村养殖户带来新的挑战。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3周(1月13—19日),鸡蛋批发市场周均价为每公斤10.08元,环比上涨0.2%,同比高5.2%。面对持续上涨的鸡蛋价格,养殖户们应该如何调整养殖策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呢?
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
此轮鸡蛋价格上涨,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导致蛋鸡存栏量下降。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统计,截至2025年1月6日,全美50个州均出现禽流感疫情,影响超过1.3亿只家禽。这不仅影响了美国本土的鸡蛋供应,也波及全球市场。
其次,饲料成本上涨是推高鸡蛋价格的重要因素。2024年,全球粮食市场受到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2820元/吨,同比上涨10.5%;豆粕平均出厂价格为4200元/吨,同比上涨15.3%。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运输成本增加也对鸡蛋价格产生影响。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的12个月间,劳动力价格上涨4.6%;工伤赔偿成本在截至2024年9月的12个月间增加了3.9%。同时,汽油价格上涨也进一步推高了运输成本,全美平均汽油价格维持在每加仑3美元左右。
养殖户的应对策略
面对价格上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养殖户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优化养殖效率
养殖户应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蛋鸡产蛋率。这包括优化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改善养殖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健康管理,预防疾病发生。山东德州武城县养殖户张新月介绍,通过这些措施,她的养殖场蛋鸡存栏30万羽,日产鸡蛋27万枚,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青岛的各大市场。
控制生产成本
在成本方面,养殖户需要精打细算。一方面,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采购策略,降低饲料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水平,控制劳动力成本。同时,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抓住市场机遇
春节前夕是鸡蛋消费的传统旺季,养殖户应抓住这一机遇,扩大销售。北京新发地市场商户杨玉恒表示,最近几天,鸡蛋礼盒的销售热度逐渐升温,餐饮企业、老百姓开始备年货,都使得鸡蛋需求量增加,对鸡蛋价格的拉动作用也有所体现。
加强疫病防控
面对禽流感等疫病威胁,养殖户需要加强防疫措施。这包括定期消毒鸡舍,防止野生动物接触,对新引进的鸡只进行隔离观察,以及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凯西・谢伊・莫米诺,一位有15年养鸡经验的“养鸡达人”建议:“一旦确诊感染病毒,整群鸡都需要实施安乐死。不要把生病的鸡带进屋内照料,这会增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政策层面的应对和支持
为应对鸡蛋价格波动,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市场监测和价格监管
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鸡蛋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防范价格异常波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发布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提示,认真做好市场巡视,引导商户守法合规经营。
建立应急保供机制
各地通过建立骨干企业保供体系,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引导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与10个外埠蔬菜生产基地签订保供协议。湖北省、海南省指导骨干保供企业适当增加猪肉、鸡蛋、蔬菜等生鲜商品库存规模,做到应急情况下运得出、供得上。
行业指导和扶持
农业农村部加强对蛋鸡养殖行业的指导,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养殖补贴等方式,减轻养殖户的经营风险。
面对鸡蛋价格上涨的挑战,养殖户需要在优化养殖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把握市场机遇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也为养殖户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科学养殖和政策扶持的双重作用,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实现稳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