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信职校长揭秘:校企合作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
广州信职校长揭秘:校企合作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
2月5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东未来的经济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在这一关键节点,广东多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纷纷表示,高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多个维度助力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州信职:以产教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冠明介绍,学校紧密对接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建立科技产业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动态适配,逐步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素质信息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学校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广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核心,组建7个产教联盟和7个特色产业学院,参与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16个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一体两翼项目建设,推动产教融合、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共赢的生态系统。
此前,学校落实“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实施广州-云南、广州-贵州等多项东西部合作项目,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师资培养、师生参赛等方面全方位帮扶,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设怀集先进半导体人才工程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服务乡村振兴,展现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的职教担当。
政策引领:新工科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
近日,全国31个省(区、市)已陆续发布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工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 山东提出加快空天信息大学筹建,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 内蒙古支持整合资源设立职业本科
- 宁夏将人才资金提高到10亿元,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 湖南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和“双高”计划
- 重庆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双高计划”
- 四川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建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
- 上海加快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对比分析:广州信职的特色优势
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相比,广州信职的特色在于:
- 更紧密的产教融合:以广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核心,组建7个产教联盟和7个特色产业学院
- 更灵活的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 更接地气的区域服务:落实“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实施东西部合作项目
- 更创新的合作模式:开设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展望未来: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州信职的探索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通过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育质量,更为区域经济的升级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