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格勒: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现代工业新城
伏尔加格勒: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现代工业新城
伏尔加格勒,这座位于俄罗斯西南部、伏尔加河畔的城市,见证了苏联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从最初的察里津,到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再到如今的伏尔加格勒,这座城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从察里津到斯大林格勒:历史的见证者
伏尔加格勒最初建于1589年,名为察里津,最初是一个防御游牧民族侵袭的堡垒。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在苏联国内战争中的贡献,城市更名为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是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水陆运输节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1942年7月,德军发动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这场战役持续了6个半月,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苏军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采取积极防御、节节抗击的策略,最终在1942年9月实施“天王星行动”,成功包围了德军B集团军群主力。
战役中,苏军士兵在“一步也不退”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下,与德军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每一个地下室进行激烈厮杀。据统计,一个苏军士兵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一天,军官也只有大约三天的存亡时间。然而,苏军在巴甫洛夫大楼创造了坚守58天的奇迹。
最终,德军第6集团军等33万主力部队被包围在1500平方千米的地域内,因补给不足、冻饿交加而逐渐陷入绝境。1943年2月,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被迫投降,这支33万兵力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消灭。
这场战役的规模之大,至今难以完全统计伤亡人数。根据朱可夫和苏联军方的公布,此战大概消灭轴心国部队150万人。西方学者的统计显示,轴心国军队付出了85万损失,其中包括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虏。因此,比较客观的评价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德军付出了近90万人的损失。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二战的根本转折点。它创造了首次整编制歼灭德军主力的记录,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信心。
战后重建:从废墟到工业新城
战后的斯大林格勒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但苏联人民以惊人的速度重建了这座城市。1961年,为消除个人崇拜的影响,城市改名为伏尔加格勒,以反映其地理位置靠近伏尔加河。
重建后的伏尔加格勒迅速发展成为苏联南部的重要工业中心。城市拥有多个大型工业企业,主要工业部门包括电力、机器制造、化工和石油化工、食品工业等。当地企业生产伊尔—96飞机、用于宇航设备的火箭发动机、各种设备、机床、锻压机械、合成橡胶、矿物肥料、汽车轮胎、耐火制品、壁材、水泥、钢筋水泥构件、铝合金构件、光纤材料、糖果、通心粉、砂糖、动植物油脂、沙拉油、酒精、果酒和伏特加酒。
伏尔加格勒州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非金属矿,包括沙子、粘土、白灰、花岗岩、水泥原料、赭石、石灰岩、砂石,还有地下矿泉水。农业方面,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在州内农业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播种物有小麦、黑麦、荞麦、甜菜、向日葵。此外,州内还发展有土豆种植业、蔬菜种植业、园艺业、肉奶畜牧业、养猪业、养羊业、家禽业、养马业,并向加工企业和食品厂提供生产植物油、果蔬、肉和肉制品、牛奶和动物油脂的原料。
当前状况:俄乌冲突下的伏尔加格勒
进入21世纪,伏尔加格勒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东南线铁路贯穿中央黑土地带各州,将俄罗斯的欧洲中心部分与北高加索、伏尔加流域、国家东部和乌克兰连接起来。沃罗涅日州、伏尔加格勒州、罗斯托夫州、图拉州、梁赞州和奔萨州也部分受益。伏尔加格勒州有两个河运码头,内河航线可保障顿河与里海和黑海的通航。伏尔加格勒机场从1995年起成为国际机场。
然而,近年来的俄乌冲突也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挑战。2024年5月,伏尔加格勒州苏罗维基诺市一所监狱发生人质劫持事件,造成8人死亡。2025年1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伏尔加格勒炼油厂,导致工厂起火,一名工人受伤。
伏尔加格勒,这座见证了苏联历史变迁的城市,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伏尔加河畔。它不仅是俄罗斯南部的重要工业中心,更是那段悲壮历史的永恒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