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吹口琴助你健康呼吸
世界慢阻肺日:吹口琴助你健康呼吸
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疾控中心于世界慢阻肺日当天举办了全国慢阻肺综合防控能力建设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万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共同探讨慢阻肺的防控策略和康复方法。其中,吹口琴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呼吸康复方式,受到了专家的推荐。
吹口琴:趣味康复新选择
吹口琴对慢阻肺患者有哪些具体益处呢?研究表明,吹口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通过深长的腹式呼吸,吹口琴有助于扩张胸廓、提高肺活量和增强膈肌活动,从而提升整体呼吸效率。此外,吹口琴还能带来心理上的放松,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吹口琴进行康复训练呢?专家建议,患者应每天坚持练习20-30分钟,可以分为2-3次进行。在吹奏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采用腹式呼吸,避免过度用力。同时,要注意口琴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全面康复:多管齐下效果好
除了吹口琴,慢阻肺患者还可以尝试其他呼吸康复方法。例如,舌抵上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呼吸训练方法。具体做法是:闭起嘴巴,用鼻子呼吸,将舌头轻松贴到上颚即可。这种方法不仅能改善用嘴呼吸的习惯,还能促进气血循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此外,传统的呼吸训练方法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也非常重要。缩唇呼吸要求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口哨状”缓慢呼气;腹式呼吸则强调通过膈肌运动来完成呼吸过程,可以仰卧、坐着或站着练习。
科学康复:注意事项要记牢
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自身状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 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医生。
- 坚持规律训练,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
- 注意口腔卫生,特别是吹口琴前后要清洁口腔,避免感染。
慢阻肺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肺健康,科学康复,享受自由呼吸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