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架:东北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与营养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鸡架:东北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与营养价值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izhifo.com/voixjm/2024/05/17155625906714194.html
沈阳鸡架作为东北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秘制调料而闻名。这道美食的精髓在于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秘制的调料,使得鸡架在炖煮过程中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肉质鲜嫩多汁,口感鲜美。
材料准备
- 主要材料:
- 鸡架:1只(约1000克),新鲜鸡架为佳,确保肉质鲜嫩。
- 葱:2根,切段备用。
- 姜:1块,切片备用。
- 蒜:10瓣,拍碎备用。
- 调料:
- 酱油:50毫升,用于提味增色。
- 老抽:10毫升,增加色泽和风味。
- 料酒:30毫升,去腥增香。
- 白糖:20克,提鲜增味。
- 盐: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 鸡精或味精:少许,提升整体风味。
- 辣椒粉或辣椒油: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增加辣味。
- 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各适量,增添风味。
- 其他:
- 水:适量,用于炖煮。
- 食用油:适量,用于炒制调料。
制作过程
- 前期准备:
- (1)将鸡架洗净,剁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沥干水分备用。
- (2)葱切段、姜切片、蒜拍碎备用。
- 炒制调料:
- (1)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烧热后加入葱姜蒜爆香。
- (2)加入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小火翻炒出香味。
- (3)倒入酱油、老抽、料酒、白糖、盐等调料,翻炒均匀至糖完全融化。
- 炖煮鸡架:
- (1)将炒制好的调料倒入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
- (2)放入鸡架块,确保鸡架完全浸没在汤中。
- (3)转小火,盖上锅盖,慢慢炖煮40-50分钟,直至鸡架熟透,肉质鲜嫩。
- 收汁调味:
- (1)打开锅盖,观察汤汁情况,如汤汁过多,可转大火收汁。
- (2)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鸡精或味精提鲜。
- (3)如喜欢辣味,可加入适量辣椒粉或辣椒油。
- 装盘:
- (1)将炖好的鸡架捞出,沥干汤汁,装盘。
- (2)淋上剩余的汤汁,撒上葱花点缀即可。
烹饪时间
- 准备时间:约15分钟
- 烹饪时间:约50分钟(炖煮时间)
- 总时间:约65分钟
分量
本做法适合3-4人食用。
小贴士
- 鸡架炖煮时要确保火候适中,避免火候过大导致肉质过老。
- 炖煮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料的用量,如喜欢重口味可适量增加盐、酱油等调料。
- 炖煮时可加入一些配菜,如土豆、胡萝卜等,增加口感和营养。
- 炖煮完成后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辣椒粉或辣椒油增加辣味。
食物相宜相克
- 土豆与鸡架搭配炖煮,可使汤汁更加浓郁,味道更加鲜美。
-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鸡架搭配炖煮,既增加营养又提升口感。
- 芹菜与鸡架同食可能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 豆腐中的钙与鸡架中的磷结合后,可能会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
营养价值与饮食宜忌
- 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等功效。
- 酱油、葱、姜等调料均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提味增香、助消化等作用。
- 鸡肉性温补,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食用;调料中的葱姜蒜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 鸡架在烹饪过程中会加入较多的调料和油脂,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及肥胖者应少食或不食。
- 鸡架性温,体质偏热、上火者也应慎食。
热门推荐
智慧食堂管理系统:机关食堂的新趋势
机关食堂如何保障员工健康饮食?
五部门联手升级机关食堂管理,智慧化改革助力食品安全与节约
中年养生指南:十大建议助你保持活力
有些中老年人,白发又会变黑,这是为什么?
五行起名策略,带来福运连连
新生儿早教指南:视觉、听觉、动感刺激全方位助力宝宝成长
天价切糕“后遗症”有多可怕?即使如今已明码标价,也无人问津
广东最小的城市,总面积17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9万,你去过吗?
mopemope:一首音游作品的双重世界
川岛芳子真容:从清朝格格到“东方女魔”的传奇人生
怎么理解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如何做
《树梢上的中国》VS《中国古树》:谁更懂古树的故事?
《科学》最新研究:油棕景观中的树岛策略可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
常用的环保包装材料有哪些?
食品级塑料制品全攻略:从回收标志到使用注意事项
橄榄油的神奇美容功效(发现橄榄油)
初请数据波澜不惊,黄金跌破2340!深度解析美国经济指标对金价的影响
千白氢醌乳膏:高效美白神器,你用对了吗?
2024版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治疗策略与用药方案
紫菜蛋花汤,你真的会做吗?
霞浦头水紫菜:如何辨别真伪?
紫菜:减肥降压新宠?
连吃5天紫菜,血管年轻6年!紫菜的营养真相
紫菜:养生新宠还是健康隐患?
暴雨后,如何守护家人健康?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暴雨来袭!这份家庭装修防泡水攻略请收好
智能家居的未来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维人脸器官定位:基于“三庭五眼”理论的鼻子定位实验
仁怀:历史文化遗产焕发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