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订陷阱多,这些坑你一定要避开!
酒店预订陷阱多,这些坑你一定要避开!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规划自己的出行计划。然而,在预订酒店时,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图片与实物不符、价格虚高、退订困难、霸王条款……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却可能让你的旅行体验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酒店预订中的那些坑,让你的出行更加安心、省心。
酒店预订的常见陷阱
虚假宣传:酒店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发布一些经过精心修饰的照片,这些照片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比如,某消费者在携程平台预订了海南陵水澜湾逸居假日酒店,但实际入住后发现,酒店环境与平台图片不符,设施陈旧,花洒热水出水小,灯昏暗等,严重影响了入住体验。
价格误导:部分酒店在OTA平台上虚构原价以制造折扣假象,这种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为价格欺诈,并处以罚款。此外,有些酒店还会在价格上做手脚,比如先涨价再打折,或者在最后时刻收取额外费用。
预订规则不清:有些酒店的预订规则模糊不清,比如“到店支付”实为预付、取消订单不退款等。这些规则往往隐藏在冗长的合同条款中,消费者在预订时很难注意到。
海外酒店代订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海外酒店代订业务,通过盗刷信用卡的方式进行诈骗。他们通常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发布低价酒店代订信息,吸引消费者上钩。一旦消费者支付了款项,他们就会使用盗刷的信用卡进行预订,最终导致消费者“钱房两空”。
酒店预订的具体案例
海外酒店代订陷阱:一位消费者通过闲鱼平台预订了韩国的酒店房间,价格是OTA平台的5折。然而,当她到达酒店办理入住时,却被告知订单因信用卡盗刷而被取消。更糟糕的是,她还因此被当地警方传讯调查,差点留下案底。
退订难、扣款不合理:北京白领晓瑭在某OTA平台预订了酒店,但由于行程有变需要取消预订。然而,平台却以“免担保金入住”为由,要求扣除千余元作为违约金。晓瑭在与平台客服沟通无果后,不得不向12315投诉,平台这才同意取消预订。
虚假宣传:一位消费者在某OTA平台预订了厦门遇喜客栈,但实际入住后发现,房间图片和配置与宣传图完全不同,严重影响了出行体验。消费者要求退款,但平台和酒店相互推诿,最终只同意扣除20%的费用。
如何避免酒店预订陷阱
多平台比价:在预订酒店前,一定要在多个平台上进行比价,选择最低价。同时,要注意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避免选择评分较低的酒店。
注意免费取消的时间期限:在预订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酒店的退订政策,注意免费取消的时间期限。如果行程有变,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取消预订,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多看客服评价和返图:在预订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和返图,这些信息往往比酒店的宣传图片更真实、直观。同时,也要注意查看酒店的回复,了解酒店的处理态度。
选择连锁酒店:相对于单体酒店,连锁酒店的综合质量更有保障。同时,连锁酒店往往有更完善的会员体系,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和权益。
避开节假日和休息日预订:节假日和休息日(周五、周六)往往是酒店的高峰期,价格也会相应上涨。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开这些时段预订,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关注各大商家的出行补贴和薅羊毛活动:各大平台经常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比如新用户优惠、满减优惠等。在预订前,一定要关注这些活动,尽量利用这些优惠。
直接联系酒店:如果在平台上看中了某个酒店,可以先根据上面的电话,手动拨打联系对方,询问电话订同房型的价钱,有时候会更便宜,如果住的天数多,还可以尝试讲价。
选择有窗的房间:在预订时,尽量选择有窗的房间,这样可以保证房间的通风和采光,提高入住的舒适度。
确认离店和到店时间:在预订时,一定要确认好离店和到店时间,如果无法按时入住和退房,要提前联系酒店前台,避免产生额外费用。
自带生活用品:多数酒店房间里的食物和饮料是额外付费的,建议自带床品、洗漱用品、毛巾和拖鞋,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
了解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保留证据:在预订和入住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预订截图、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将对维权非常有帮助。
及时维权:如果遇到酒店或平台的侵权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比如12315消费者热线、市场监管部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选择正规渠道:在预订酒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OTA平台或酒店官方渠道,避免通过一些不知名的第三方平台预订,以免上当受骗。
总之,酒店预订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隐藏着不少陷阱。只有提高警惕,掌握一些实用的预订技巧,才能避免踩坑,让自己的出行更加安心、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