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无人驾驶公交示范应用:从测试到运营,智能驾驶融入市民生活
济南无人驾驶公交示范应用:从测试到运营,智能驾驶融入市民生活
2024年12月,济南首辆L3级智能网联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正式进入泉城公共交通领域。作为山东首个在BRT公交线路上应用无人驾驶的城市,济南此举不仅提升了公交运营效率,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选择。
项目概况:双管齐下,稳步推进
济南无人驾驶公交项目分为两个部分:5.5米L4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和12米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其中,L4级属于高度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下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L3级则需要在道路上架设监控、信号等智能网联设备,为车辆提供信息支持。
目前,两辆5.5米L4级小巴已在环华山湖、中央商务区、汉峪金谷等地进行测试,而两辆12米L3级公交则计划在工业北路及奥体中路进行测试。这些测试路段均位于市区主要地段,周边高楼林立,车流量大,充分体现了济南将无人驾驶公交实打实地投入到城市交通应用中的决心。
技术创新:多传感器融合,实现精准感知
济南无人驾驶公交采用先进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实现360度全方位环境感知。车辆配备2个激光雷达、2个盲区雷达、2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0个摄像头,这些感知设备就像驾驶员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实时采集周围环境信息。
感知系统收集到的信息会传输到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系统能够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规划出最优行驶路径。控制系统则负责执行决策,通过线控底盘技术实现转向和速度控制,驱动车辆安全行驶。
示范应用:从测试到运营,市民可预约体验
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济南无人驾驶公交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目前,项目开通了盛福花园站至燕山新居站的运营线路,全长约4公里,市民可通过369出行APP进行预约体验。
在运营过程中,每辆公交车都配备了一名安全员。安全员虽然不需要进行驾驶操作,但仍需时刻关注路况,特别是在车辆做出决策和反应的关键时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安全员会立即接管车辆,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确保行车安全。
发展前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
济南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布局较早,2018年就获得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目前,济南已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1560公里,发放测试示范通知书1132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济南还出台了《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了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共同设立的联席会议,负责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与示范应用区域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
社会影响:提升公交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无人驾驶公交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公交运营效率,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选择。在首批体验者中,既有公交爱好者,也有带小孩的市民及老年人。乘客普遍对车辆的智能化表现表示认可,特别是其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认知的提升,无人驾驶公交必将在更多城市得到推广和应用。济南作为先行者,其经验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借鉴,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