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矿局探矿先锋再创佳绩!
贵州省地矿局探矿先锋再创佳绩!
2024年,贵州省地矿局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探矿成绩单:新增超大型矿床2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6个,磷矿新增和提级增储资源量达9亿吨,锰矿新增资源量1.97亿吨,铝土矿新增资源量6450万吨,氧化锂新增资源量30万吨,铅锌矿新增120万吨。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一支支默默奉献的探矿队伍,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物化探院院长杨炳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位从业17年的“探矿先锋”,他带领团队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用科技创新为国家寻找矿藏。
“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我们找矿人就是与群山作伴,跟石头打交道。”杨炳南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2024年,对他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他作为团队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授奖仪式,领取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份荣誉来自贵州省地矿局锰矿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牵头完成的“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项目,这是对团队数十年坚持不懈产学研用创新攻关的最高褒奖。
在贵州126万座群山下,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137种之多,其中49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列全国前十。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贵州省地矿局积极创新找矿技术,运用“多尺度、多目标、递进式矿产智能预测技术”,在铜仁松桃发现孔深1662.15米、见矿厚度5.47米的矿区。同时,还综合运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手段,奋力为优化贵州优势战略性矿产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省内外资源产业大循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展望未来,贵州省已绘就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蓝图。计划分三个五年阶段推进:2022年至2025年,围绕“六大产业基地”所需矿产实施调查评价和勘查;2026年至2030年,深入挖掘1500米以浅的找矿潜力;2031年至2035年,逐步拓展到1500米至2000米范围“攻深找盲”,争取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
“地质勘探是一项严肃的自然科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杨炳南的话道出了贵州探矿人的心声。他们将继续秉持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为保障国家矿产能源资源安全,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