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交大最新研究:强迫症亚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交大最新研究:强迫症亚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3A01MN300
2.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09/c14739-40335350.html
3.
https://m.163.com/dy/article/IVG5F5D605561ARD.html?spss=dy_author
4.
https://m.huxiu.com/article/3731879.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A%E8%BF%AB%E7%97%87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1/08/75422431_1130179188.s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4234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8/14/75422431_1127357922.shtml
9.
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25-2/20250202082904311.htm

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出现的侵入性思维(强迫思维)和重复行为(强迫行为)。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对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教授和史栋栋教授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综述,为我们揭示了强迫症背后的复杂神经生物学机制。

动物模型:解析强迫症的关键工具

由于人体研究的局限性,强迫症的动物模型成为研究该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工具。评估动物模型优劣性的主要指标包括表面效度、预测效度和结构效度。其中,表面效度指动物模型的行为与人类临床症状之间的相似性;预测效度指模型对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反应与人类患者的相似性;结构效度则涉及与疾病相关的脑区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相似性。

基因编辑技术:揭示强迫症遗传基础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多种强迫症动物模型。例如,Hoxb8基因突变小鼠表现出过度理毛行为,与强迫症患者的重复性行为相似。此外,去除五羟色胺2c受体的小鼠则表现出类似强迫症患者的检查、排序等行为。这些基因突变模型不仅模拟了强迫症的核心症状,还揭示了特定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神经环路:强迫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研究发现,强迫症与多个神经环路的异常有关。皮质纹状体系统、边缘系统、脑干系统和脑-脊髓系统中的神经环路异常,都可能诱发强迫样行为。通过光遗传和化学遗传技术操纵特定神经环路,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强迫样行为的变化,从而揭示这些环路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未来展望:精准治疗的新方向

基于对强迫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理解,研究团队提出了未来治疗的新方向。通过精准定位特定分子、细胞类型和神经环路,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此外,基因疗法也可能为强迫症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强迫症复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通过基因编辑和神经环路操纵等技术,研究团队不仅深入解析了疾病的发生机制,还为未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强迫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