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读:电脑电源选购完全指南
新手必读:电脑电源选购完全指南
随着电脑硬件的不断升级,电源作为电脑的心脏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优质的电源不仅能为电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还能保护其他硬件免受损害。对于电脑组装新手来说,如何挑选合适的电源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电源种类、铭牌参数、认证标准、用料选择等多个维度,为大家提供全面的选购指南。
电源种类
1. 类型
电源主要分为全模组电源和非模组电源两种类型。全模组电源采用模块化接口设计,所有线材与电源主体分离,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所需线材,便于走线和扩展。而非模组电源则采用固定线材设计,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走线较为麻烦。
全模组电源示例
非模组电源示例
2. 大小
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电源类型是标准ATX电源和小巧的SFX电源。ATX电源应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大多数机箱。而SFX电源主要用于ITX平台,虽然体积更小,但配件价格相对较高。本文主要介绍ATX电源。
ITX主机
常规主机
电源铭牌解读
电源铭牌上的参数是选购时的重要参考。其中,输入电压和+12V输出电压最为关键。
- 蓝色框标识的是输入电压范围,例如,某电源支持200-240V的电压输入,在国内使用完全没问题。
- 红色框是+12V输出电压参数,这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为CPU和显卡都是+12V供电。如果标注最大电流为70A,那么该电源能提供840W的功率(12V*70A)。选购时,应确保显卡和CPU的总功率需求小于这个数值并留有一定余量。
如何判断电源是否虚标?关键看+12V这一块的瓦数标注。如果标注为840W,而额定功率为850W,那么这个电源的瓦数就是实际标识。如果将+3.3V、+5V和+12V的瓦数相加作为总和标注,那么就是虚标。
80PLUS认证
80PLUS认证是衡量电源转换效率和功率因数的指标,认证等级越高,说明电源越省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认证并不能完全代表电源的品质。选择时,有认证标识即可,不必过分追求白金或钛金等级。
电源用料
选购时,可以关注电源的电容产地。一般来说,日系电容>台系电容>国产电容。建议选择使用日系或台系电容的电源。
电源方案
电源的内部结构方案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以下是几个关键部分的方案优劣排序:
- PFC电路:主动式PFC>被动式PFC
- 拓扑结构:LLC全桥>LLC半桥>双管正激>单管正激
- 电压转换方案:DC-DC>双磁路放大>单磁路放大
金牌以上电源通常采用最佳方案:主动式PFC + LLC全/半桥 + DC-DC。而铜牌电源则多采用主动式PFC + 双管正激 +DC-DC的方案。
ATX3.0与PCIe 5.0
ATX 3.0是英特尔推出的新电源规范标准,最大特点是新增了16Pin 12VHPWR接口,可为40系显卡提供高达600W的电源支持。如果你的显卡是40系,购买电源时需要确认其符合ATX 3.0规范并具备原生PCIe 5.0接口。
品牌选择
品牌选择上,建议根据上述选购要点自行判断,而不是盲目追求单一品牌。每个品牌的产品线都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了解具体产品的参数和方案。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掌握了选购电脑电源的关键要点。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你在组装电脑时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