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生死观大揭秘:你敢信他们不怕死?
古埃及生死观大揭秘:你敢信他们不怕死?
在人类文明史上,古埃及人对生死的独特理解一直令人着迷。他们不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金字塔,还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生死哲学,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开始。这种乐观的生死观,体现在他们对来世的丰富想象和精心准备中。
宇宙观与宗教信仰
古埃及人将自然景观神圣化,太阳和尼罗河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古埃及人眼中,尼罗河与天空的颜色是相似的,白天是蓝色,夜晚是黑色,他们由此想象天空也是一片水域,由空气层与圆形的大地隔开。地球好似被空气层包围的球体,空气层之外是黑暗的虚无世界即杜阿特(duat)。整个世界由天空、大地、杜阿特三个部分构成。太阳神在船上穿行在天空,白天照耀人世,夜晚进入“杜阿特”,它在大地之下,与白天世界对应。在杜阿特的中间,太阳神与死神奥赛里斯相遇,二者合二为一,“拉神在奥赛里斯之主,奥赛里斯在拉神之中”,通过这种结合,拉神获得新的生命力,奥赛里斯也在拉神之中重生,太阳神继续前行。杜阿特和天空之间的区域叫作阿赫特(地平线),“出现之地”,在这里,太阳神逐渐成形最终再次出现。在现实中,阿赫特可能是描述在太阳出现之前天空已经逐渐放亮的时段。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日落日出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生命战胜死亡的证明。
木乃伊与来世信仰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可以复活,而复活的灵魂需要原先的身体,因此必须保存遗体以供死者来生所需。制作木乃伊需要先将遗体挖去内脏,在腹腔填以乳香、桂皮等香料,缝合后以干燥泡碱覆盖遗体,经35天取出,再裹上麻布,填以香料,涂上树脂。
在墓葬中,除了木乃伊本身,还会放置各种护符以保护死者在前往朝拜欧西里斯的路上一切平安。有些护符在生前就随身佩戴,死后跟着陪葬。有些护符则是丧葬中所专用。例如,圣金龟(注)因为是太阳神的化身,所以是配饰、印章或护身符常见的造型。葬仪中出现的圣金龟常常结合鹰的翅膀。由于复活和欧西里斯(Osiris)、爱西丝(Isis)以及贺鲁斯(Horus)的神话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一家人是护身符最常见的主题。
墓葬文化与陪葬品
古埃及的精英们对他们的生活非常满意,所以把他们生活中用得到的东西,几乎都想带到另一个世界。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墓葬中就有食物和日常用品作为陪葬品。进入王国时代后,皇族墓葬开始出现奢侈品,如高级家具和珠宝首饰。
从十八王朝开始,沙伯替的含义逐渐转变为代替主人在来世服劳役。这些小雕像通常手持各种农具,数量众多,最多的可达401个,其中365个每天负责一项工作,另外36个是工头。
对后世的影响
古埃及的生死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埃及元素就不断融入西方文化。18世纪末,拿破仑远征埃及,带了专家学者团和大量图书、仪器,其远征、罗塞塔石碑的发现及相关著作的出版,掀起了研究古埃及文化的热潮,促使新学科—埃及学诞生,埃及探险成为一时时尚。西方主流大众文化传播的古埃及形象是经过筛选、加工和改造的,这种文化挪用是18到19世纪欧美“埃及热”的本质,对西方文化和早期埃及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埃及人独特的生死观,不仅体现在他们对来世的丰富想象和精心准备中,更体现在他们对生命的乐观态度上。他们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终结,而是将其视为生命旅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豁达态度,至今仍给现代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