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市:从香山到现代化都市的变迁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市:从香山到现代化都市的变迁之路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B1%B1%E5%B8%82/214338
2.
https://m.dutenews.com/n/article/8174816
3.
http://bj.people.com.cn/n2/2024/0401/c14540-40795645.html
4.
https://www.zs.gov.cn/nlz/zjnl/nlgk/nlgl/content/post_1307420.html
5.
http://www.tongxin.org/dftz/content/post_200925.html
6.
https://www.zs.gov.cn/shxz/tpxw/content/post_2466574.html
7.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830994457.html
8.
https://www.hongheiku.com/shijirenkou/1809.html
9.
https://www.zs.gov.cn/dq/zjdq/dqgk/content/post_1250418.html
10.
https://www.dswxyjy.org.cn/n1/2024/0407/c427195-40211030.html
11.
https://newhouse.fang.com/house/2024-11-27/51647696.htm
12.
http://www.renkou.org.cn/hot/news/2024/1122/391555.html

中山市,这座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城市,承载着840多年的历史沧桑。从古代的香山县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中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更孕育出独特的香山文化,涵盖了方言、商业、华侨等多种元素。如今的中山已成为一座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元的和美宜居之城,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发展的活力。

01

从香山到中山:一座城市的变迁史

中山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时就有古人类在南蓢地区生息繁衍。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百越海屿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归属南海郡。此后历经汉朝、晋朝、隋朝、唐朝的更迭,这片土地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北宋时期,文顺乡改为地方行政单位的香山镇,这标志着香山作为一个独立行政区划的开始。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正式置县,开启了其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历史篇章。

民国14年(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这是中山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84年撤县设市,成为今天的中山市。

02

孙中山文化:城市的灵魂

2024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8周年,也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深中通道的开通更为中山注入新的活力。中山海外联谊会于7月20日至26日组织开展了2024年孙中山先生亲属后人寻根交流活动。

在这次寻根交流活动中,中山海外联谊会盛情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泰国、比利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的近100位孙中山亲属后人齐聚中山,参加祭祖联谊、文化寻根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感受家乡的发展之美。此外,他们还赴广州参观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观摩新能源汽车企业——广汽埃安;并经深中通道前往深圳,游览城市创意街区——南头古城,参观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多角度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情况,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在活动采访中,孙中山先生亲属后人们畅谈了寻根交流的收获。

孙中山曾外孙女林淑真说道:“我母亲(孙穗瑛)非常关注我们的这次行程,看到我发给她活动的图片、视频后很开心。”林淑真表示,“母亲很希望参加这次旅行,但是她已经102岁了,无法走很远的路,托我带来了对中国的爱和祝福。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次旅行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可以看到他们祖先来自哪里,感受中国取得的进步。希望他们以后多回来,有些年轻人甚至可能决定回来并留下。”

来自美国的孙中山曾外孙林山立有感而发,表示通过中山、广州和深圳的参观活动,真实体会到中国发展新貌,更加坚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林山立儿子林良贤(孙穗瑛孙子)是第一次来中山,他表示,通过这个活动看到了祖屋并感受到了文化之根,回到洛杉矶会继续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将来还会继续带着家人一起来中山。

捐赠文物史料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家乡的认同

7月21日晚,中山海外联谊会为“回家”的亲人们举办温馨的欢迎宴会,孙中山曾侄孙(孙眉曾孙)孙必胜也为家乡精心准备了“回礼”——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无偿捐赠珍藏的270件(套)孙氏家族文物史料,包含了233件(套)文物、37件(套)资料,其中与孙中山相关文物13件(套),孙中山亲笔函信5件(套)。

孙中山曾侄孙(孙眉曾孙)孙必胜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无偿捐赠珍藏的270件(套)孙氏家族文物史料。记者 明剑 摄

这些文物史料无疑丰富了孙中山文化资源,为研究孙中山革命历史及孙氏家族历史提供极大地帮助,更大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孙中山亲属后人对家乡的认同,并且彰显孙中山家族历史的传承价值与文化延续。

“我在檀香山档案馆找到不少珍贵的资料,比如孙眉在檀香山工作、做生意,以及证明家庭关系的一些纸质资料,还有一些家族成员间来往的家书等。”孙必胜表示,这些珍贵罕见的文献所承载的信息与故事,不仅关乎历史,更是对年轻一代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林淑真非常赞同孙必胜的做法,在她的印象中,母亲(孙穗瑛)很早之前已经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捐赠了许多文物。在7月23日下午参观中山市博物馆时,林淑真在展柜中又一次看到了母亲的名字,她仔细拍下标注有“孙穗瑛捐赠”的实物,并动情地说道:“这些文物来自我们尊敬的祖先,非常重要,我们在海外能做到的一点就是把它们带回国内,因为这些文物从这里来。”

孙必胜此行不仅带来研究专著《我的曾祖父孙眉》,还有一本口述历史著作《孙眉后裔口述家族史》。“在《我的曾祖父孙眉》正式出版后,我又邀请我的几位兄弟,把他们知道的故事和经历以及对家族前辈的印象和想法,以口述录音的方式分享给我,再结合我手上的一些历史影像图片进行综合整理,便有了这本书。”孙必胜说。

在世界多地区居住过后,孙必胜于2004年定居中山,潜心研究孙中山文化资源。他的这一举动也得到儿子孙伟伦的认可:“因为父亲负责管理家族历史资料和文物,所以我们参与了很多相关活动。”

回乡寻根感受到国家的强大

在中山期间,中山海外联谊会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包括邀请孙中山后人中过半的年轻人前往五桂山桂南村与本地青年代表交流;参加孙中山文化资源专题座谈;到孙中山故居敬献花篮;到南朗街道寻根祭祖;在中山纪念中学开展“同心同根 绿美桑梓”植树活动;参观《兄弟同心——孙眉与孙中山》展览等。

孙中山先生亲属后人参观《兄弟同心——孙眉与孙中山》展览。记者 余兆宇 摄

7月22日,在前往南朗街道祭祖的路上,天空下起了细雨。孙中山文化基金会创始人孙雅丽虽然跟在队伍最后,却依然坚持上前祭祀。孙雅丽直言,这次寻根活动发动了很多孙中山亲属后人中的年轻一辈,这些中青年是孙中山家属第五代、第六代甚至第七代。“许多青年甚至是第一次踏足中国,这对于他们而言,意义重大。”

孙中山曾外孙张孔颖回忆道:“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山,第二次和我其中一个孩子,第一次是(1987年)和我另外两个孩子回来,我的妻子爱丽丝也在这里。”他表示,这次的回乡旅行对于自己和家人来说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对孩子们来说,因为他们现在比10年前更了解家族历史。

“我居住在香港,往返中山比较便利,有空都会带妻子儿女回到孙中山故居看看。”孙中山先生玄侄孙、孙眉玄孙孙伟刚告诉记者,许多侨居海外的亲属后人可能只听说过一些家族事迹,但未曾回到祖籍国,所以并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回乡祭祖不仅能够增进亲属后人对家

03

香山文化: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有着870余年历史的香山古城,见证了中山市的沧桑巨变。这里孕育出咀香园、福寿堂、大方照相馆、永安侨批局、思豪大酒店、汇丰百货、大方照相馆等一批商号、企业,保留着仁厚里、月山公园、从善坊等一批历史遗存。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推进香山古城的保护和活化工作。2024年8月,香山剧场正式亮灯启用,以“月上烟墩”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同期上演,受到市民热捧。此外,中山市还举办了非遗快闪巡游、巡展等活动,以历史街区为舞台、历史建筑为背景,吸引众多人气。

04

现代化转型:从专业镇到都市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以沙溪镇为例,这个曾经因休闲服饰产业而闻名的小镇,如今正在向现代化都市转型。

沙溪镇提出“三区协调、南山北水”发展新格局:推动东部片区商贸集聚地提档升级,打造城市主客厅;建设中部产城融合的城市核心区,谋划建设沙溪新城;统筹推进西部产业更新区建设,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西部片区产业全面振兴;加快发展南部以凤凰山为中心的高端智造园,提出“以高标准现代化产业园抢占湾区发展头部席位”;建设北部狮滘河为中轴线的万亩农文旅示范带,培育文旅融合特色品牌。

在经济数据方面,2024年中山市常住人口达445.82万,2023年GDP总量为3850.6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64856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山市作为现代化都市的活力和潜力。

05

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未来,中山市将继续发挥其历史文化优势,同时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宜居之城。

从香山到中山,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代化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