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书讲述中文输入法演化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书讲述中文输入法演化史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44ODG10514BQ68.html

2013年,一位名叫黄振宇的学生在中文打字比赛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记录:他每分钟能打出222个汉字,相当于每秒3.7个字,这远超普通打字员平均每分钟40个英文单词的速度。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文输入技术的惊人效率,也揭示了一个长期困扰中文世界的难题:如何使用西式qwerty键盘上的26个字母输入数以千计的汉字。

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马拉尼(中文名墨磊宁)在其著作《中文计算机》中,详细讲述了中国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历程。书中指出,中国人在使用西方设计的计算机或手机时,需要通过完全的编码操作,将键盘上的字母转换成汉字。

在20世纪,许多专家曾对汉字输入的前景表示悲观。1989年,一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甚至断言,“与西方语言相比,目前没有,我相信永远也不会有一套高效的汉字输入和输出系统”。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中文输入法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和创新。例如,高仲芹在20世纪40年代与IBM合作开发了电动中文打字机,每个汉字使用不同的四位数字键码。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塞缪尔·考德威尔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他发明了一套系统,让qwerty键盘上的每个键代表一个汉字笔画,键入前几笔就可以连上系统存储的匹配汉字表。这一发明实际上在20世纪50年代就无意中创造了“自动补全”技术,比智能手机普及该功能早了几十年。

20世纪70年代,中国曾考虑完全放弃qwerty键盘,转而生产巨大的汉字键盘。但从80年代起,基于字形特征的输入系统开始蓬勃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笔输入法。在这些方法中,每个qwerty键盘的按键都与汉字的不同组成部分相关联,通过依序键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汉字。

最终,拼音输入法凭借其易学易用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通过拉丁字母输入汉字的读音,系统会自动显示使用该读音的常用字菜单。由于中国学校多年来一直教授拼音,这为拼音输入法的普及提供了巨大帮助。

马拉尼教授指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在输入文本时需要通过qwerty键盘进行复杂的转换。这是一个很少有西方人意识到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通过创新和努力,不仅克服了这一技术难题,还将西方设计的计算机从其基本局限中解放出来。

这本书不仅让计算机迷们了解了计算难题的解决过程,也让喜爱中国历史的人们看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技术发展历程。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也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读物。

本文原文来自参考消息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