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文旅持续火爆,专家建议:在热情拥抱游客的同时还需多些“冷思考”
日照文旅持续火爆,专家建议:在热情拥抱游客的同时还需多些“冷思考”
清晨的灯塔广场,人头攒动等着迎接第一缕曙光;白天的万平口,沙滩上“绽开”朵朵遮阳伞,下饺子模式再现;夜晚的东夷小镇,停车场上满满当当,特色美食滋滋作响……这段时间,日照海滨游持续井喷,四面八方的游客“清凉一夏”也带动日照夏季文旅市场热度“飙升”。
纵观当前文旅发展现状,“流量为王”的共享时代下,有的是“昙花一现”地迎合流量,有的是“躬耕不辍”地精耕细作。要想接住这“泼天的富贵”,热情拥抱四海宾朋的同时还应当多些“冷思考”。
“古新共生”强体验,打造文旅业态新招牌
曾经,我们总是一味钟情于名山大川、人文古迹,认为只有这些才是真正的旅游资源,却忽略了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和渴望。现在已进入旅游资源的2.0时代,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旅游理念已从最初的寻奇、观赏转为追求沉浸式的参与体验。“老戏新唱”“古新共生”,营造文旅产业发展新态势,才能抓住游客的心。
一直以来,海上日出、金沙滩、碧海蓝天是日照的核心旅游资源。但今天当我们再谈起传统滨海旅游中必备的“3S”要素,即Sun+Sand+Sea,却早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海上风景”。在日照发布的“日照好客十二条措施”中,文化旅游“吸睛”产品的打造占据重要分量。空中漂流水滑道项目排起长队,“海边翅膀”“巨型花束”“卡通沙雕”等打卡场景人潮涌动,一系列新场景、新玩法链接起新生态、新风口,打开诗意山海间的无限可能。
“主客共享”抓规范,运生文旅协作新纬度
有人说,文旅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心政策”,人心其实很简单:“你对我好我肯定要讲出去,你对我不好我必须怼回去。”作为“东道主”不仅要精准捕捉受众的需求,实现人“暖”心更“暖”的边际效应,也要有“知错就改”的谦卑态度,关注舆情,主动“听劝”。
建议政府加强12345热线的职能同时开通小程序、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投诉渠道,让消费者遇到问题更加便捷地投诉;利用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提升舆情监测效率;建议开展优秀好市民、好商家、好客人等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同时建立违规商家黑名单“曝光”机制,激浊扬清;建议定期通过明察暗访对旅游包车、潜水、漂流、滑翔伞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用行动守护“放心游”。
“人城共建”聚合力,续写文旅发展新际遇
回想哈尔滨成为现象级文旅名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全民共建的魅力。表面上看是从“老弟、老妹儿”到“王子、公主”这一称谓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城市居民共建城市形象的切身参与。人城交互一方面考验的是游客对城市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本土居民的内在归属感。
为确保广大市民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日照开启“宠粉”模式,研究制定了“日照好客十二条措施”,发出“人人都是东道主,真诚拥抱天下客”的倡议。酒店前台的一句温馨提示、旅游景点售票窗口的耐心细致、出租车司机的“您好”“慢走”,连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热心肠的日照市民,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散发着光与热,让游客感受到无数“有爱”的瞬间和城市的温情。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日照正精神抖擞,把握文旅新趋势,改善服务小细节,让本土市民“感到陌生”和惊喜,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