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矛盾来临时,学会沟通技巧
当矛盾来临时,学会沟通技巧
吵架并不比生闷气更糟,而更重要的是,既不暴力也不沉默的沟通技巧。
今天你和别人争吵了吗?
答案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也许从一大早开始,你就需要和叛逆的孩子争论上学的事情,和唠叨的老妈争论考公务员是不是更好,上班后还要与发表冒犯性言论的同事争吵,跟老板讨论工作的进展并发生争论,下班后还会因为朋友没有兑现承诺而争吵,还会跟快递吵、跟物业吵......你发现,到处都是难以沟通的人……比争吵更糟糕的,你发现自己明明在避免冲突,却生了一肚子闷气!
争吵(或想吵而没吵出来)的原因,是我们对他人行为感到沮丧、担忧、不安或气馁。很多时候,我们明确了期望值,划清了底线,但身边的人仍然让我们感到失望。愤怒地发泄只是对抗的一种方式,另一大方式是沉默不语。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不好的事情,与其冒险对抗,不如顺其自然。当然,更多时候我们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切换,从沉默到暴力,然后再从暴力到沉默,这些都不令人愉快。
研究证明,处理不当的失望不仅是士气的杀手,也是制度的杀手——使组织绩效降低20%到50%,并且是90%的离婚的导火索。冲突和矛盾会干扰团队的合作和协调,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近几年社会恶性事件报道频繁,社会戾气似乎越来越重,这背后的因素很多:经济的低迷,失业率数据难看,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观畸形和信仰的缺失......而从更细的角度来分析,一切来源于人们没有学会控制情绪,只会按自己的冲动行事。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幸福者退让原则”,这是更多人在价值权衡后的自我保护。但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更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我们应学会一种技巧——在处理违背自己期望的情况时,既说出自己的想法,又改善了彼此关系。
洞察心理,提高谈话技巧
对于沟通过程中发生的困难,心理学家认为愤怒情绪的产生有一个过程:
- 看到对方的举止,在大脑中虚构一段情节,以此说明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
- 这种情节让我们形成某种感受,如果令人厌恶,我们便会产生愤怒感,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刺激身体的原始本能以应对冲突。
- 我们被情绪控制了,没办法理智对话,于是开始吵架和生气。
了解情绪产生过程后,你就明白沟通困难是怎么发生的,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呢?
好消息是,已经有领导力和沟通专家为我们支招了,约瑟夫·格雷尼在其著作《关键冲突》一书中提出了CPR思维法(C代表Content,冲突第一次发生时谈事实;P代表Pattern, 冲突第二次发生时谈模式;R代表Relationship,冲突第三次发生时谈关系)。他将已经无法用一个对话来解决的冲突行为统称为“关键冲突”,并认为人们之所以无法解决冲突,是因为目标不清晰,只有目标清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他在书中提供了关键的谈话技巧。
按照CPR思维法,我们将解决“关键冲突”的技巧归结如下:
- 改变你的想法
从有意识的阻止自己的主观臆断开始。当同事跟你说工作中你有某个地方做错了,虽然在一瞬间,你开始往不好的情节想了,但你马上意识到,你不能任凭情绪蔓延。这需要刻意练习。
- 改变你的情绪
我们在关键的谈话中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当我们张嘴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对方的观点和观点激怒了,负面判断潜入谈话中。所以在开口之前,先敞开心扉。把人与问题分开。
- 让别人感到安全
在开始高风险对话前,试着向对方保证你的积极意图和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放下戒备,开始倾听——即使话题令人不快。
- 邀请别人对话
鼓励别人对你的观点发表相反的看法。那些最擅长关键对话的人不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想要学习。如果你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他们也会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 学会看
最后,如果你一时想不起其他事情,问问自己:“我们是否陷入沉默/暴力?”如果回答为“是”,则尽你所能回到健康的对话中。
提升自我,提升人际关系
“每一次成功对话的关键都在于重要信息的顺畅沟通”。
“尊重就像空气。只要它存在,就没有人会去想它。但如果你把它拿走,人们就只能瞬间想到它。一旦人们在对话中感受到不尊重,互动就不再是为了最初的目的,而是为了捍卫尊严。”
“我们大多数人在关键对话中犯下的错误是,我们总是认为必须在说出真相和留住朋友之间做出选择。”
关于有效沟通,约瑟夫·格雷尼这些话堪称金句。稻盛和夫也说过类似的话:“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这也颇为符合自谦的东方气质。
当你学习了如何有效沟通后,你的沟通过程会变成这样:
你的领导跟你说应该去换个岗位(产生矛盾)
你控制住情绪,没有让自己胡乱联想(主观臆断)
你思考了自己的沟通动机,就是让工作更有效率,能互相理解(弄清楚核心目标)
于是你并没有很愤怒,你的心态很平和(改变情绪)
并跟领导说,“我非常愿意和你好好的探讨一下这个事情,我并没有拒绝你的提议,但我也想跟你说说我的想法”(让别人感到安全)。
此时,领导有一点迟疑,
然后你说,某总你看,你和我共同的目标,都会让公司未来能过的更好(建立共同目标)
我选择这个岗位的理由是xxxx,当然我不是说您说的方案不好(求同存异)……
在商务和生活中,有效沟通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它帮忙我们在面对冲突和挑战时,能够超越情绪的束缚,以理性和平和的态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通过掌握沟通的艺术,我们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还能够将危机转化为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协作的契机。当矛盾来临时,不战不逃,如果你留心,会看到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机会,看到自己和对方,收获尊重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