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浮生》登顶背后:国漫需要怎样的“崛起”?
《白蛇:浮生》登顶背后:国漫需要怎样的“崛起”?
8月10日上映的《白蛇:浮生》虽然以3.25亿元的票房登顶2024年动画电影榜,但这一成绩却难言理想。作为追光动画“白蛇”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这部承载着观众期待的动画电影,不仅未能超越前作《白蛇2:青蛇劫起》5.7亿元的票房,更暴露出国产动画电影在剧情创作上的短板。
《白蛇:浮生》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宋临安,讲述了小白寻找许仙转世的故事。虽然影片延续了系列作品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但剧情却未能打动观众。许多观众反映,影片内容过于平淡,创新不足,甚至存在逻辑漏洞。例如,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宋,却与原著中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发生时间不符,这种硬套传统故事背景的做法,反而影响了剧情的连贯性。
这种技术与剧情的脱节,正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的普遍问题。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共上映62部动画电影,累计票房68.63亿元。其中,国产动画33部仅获得28.75亿元,而进口动画29部却斩获39.88亿元。在票房前十的动画电影中,仅有《熊出没·逆转时空》和《白蛇:浮生》两部国产作品,其余8部均为进口动画。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口碑普遍低于进口动画。在豆瓣评分前十的动画电影中,仅有一部国产动画《雄狮少年2》以8.4分位列其中。而进口动画中,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以7.91亿元的票房和7.6分的豆瓣评分,展现了经典动画的魅力;新海诚的《你的名字。》虽然票房略低,但1.37亿元的成绩和7.4分的评分,也显示出日本动画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号召力。
国产动画电影的困境,根源在于剧情创作的不足。许多作品过于依赖技术特效,忽视了故事本身的价值。以《白蛇:浮生》为例,虽然画面精美到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但剧情的平淡和逻辑漏洞,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相比之下,进口动画电影在技术与剧情的平衡上做得更好。例如,《头脑特工队2》通过深入解构剖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帮助观众完成自我和解,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国产动画电影需要重新思考发展方向。一味追求技术进步,忽视剧情创作,只会让国漫陷入“技术越进步,编剧越退步”的恶性循环。未来,国产动画电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加强剧情创作:重视故事本身的价值,避免过度依赖技术特效。
创新与守旧的平衡:在传承经典IP的同时,勇于进行创新尝试。
建立厂牌效应:通过稳定的作品质量,培养观众对国漫品牌的信任。
培养新人导演:为国漫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创作视角。
深化国际合作:学习国际先进制作经验,提升国漫的整体水平。
《白蛇:浮生》的票房表现,既是对追光动画的一次警醒,也是对整个国漫产业的启示。在技术与剧情的博弈中,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国漫崛起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只要坚持内容为王,相信终有一天能够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