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宝:湿热不除,全身受苦!这三招帮你清热祛湿,横扫一身湿热
郑学宝:湿热不除,全身受苦!这三招帮你清热祛湿,横扫一身湿热
湿热体质是中医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面部油腻、口苦口干、大便黏稠、小便频繁且疼痛、身体沉重、湿疹瘙痒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根源在于湿热在体内的积聚。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湿热体质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在宏韵中医出诊的郑学宝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湿热是湿邪和热邪交织形成的病邪。湿邪性质重浊、黏滞,热邪则导致炎症和水肿,二邪结合,使得人体感觉异常沉重、不畅。
药食同源,调养脾胃
中医认为,湿热生于脾,藏于肝,因此,调养脾胃是清热祛湿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具有清热祛湿作用的食材,如薏仁、赤小豆、绿豆等,来帮助身体排除湿热。
推荐方子: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本、栀子、大黄、防风、陈皮
茵陈蒿汤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剂,具有清热祛湿、调理湿热体质的功效。
方中:
- 茵陈清热利湿
- 栀子清利心胃
- 大黄通便利湿
三者共同发挥祛湿热的功效。
适当运动,活络气血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排出湿热。例如,慢跑、游泳、瑜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
穴位按摩,在家就能做
1. 按摩曲池穴——清热解毒
位置: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以感到酸痛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曲池穴属于大肠经,按摩此穴可以清热解毒,缓解湿热引起的头痛、牙痛等症状。
2. 按摩阴陵泉穴——健脾利湿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以感到酸痛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阴陵泉穴属于脾经,按摩此穴可以健脾利湿,对于湿热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 按摩丰隆穴——祛湿化痰
位置: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以感到酸痛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2-3次。
功效:丰隆穴属于胃经,按摩此穴可以祛湿化痰,对于湿热引起的肥胖、头昏、身体沉重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最后提醒大家: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经过中医辨证方可用药,切勿私自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