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现状、挑战及展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现状、挑战及展望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4-03-20/doc-inanxnpy8579324.shtml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支付压力日益增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对于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和完善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保障“老有所养”,第二支柱发展现状如何?

Wind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生人数和出生率分别为902万和0.64%,均创建国以来新低,2022年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21.8%,逼近发达国家水平,形势严峻。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5.4%,超过了联合国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叠加出生率不断下滑,未来老龄化进程将继续发展,保障“老有所养”势在必行。

第二支柱包括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计划。截至2022年末,第二支柱规模达到4.98万亿元,占比32%,但覆盖人群不到第一支柱的6%,且未来增长空间有限,难以支撑我国养老保障的重任。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萌芽,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已有相当人群受益,而职业年金发展时间不足10年,尚处于初级阶段,但规模增速较快。

他山之石:美国第二支柱经验借鉴

根据ICI数据,2022年美国养老金总额达到34.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比重达到135%。第二支柱为雇主发起式退休金计划,2022年规模达到20.19万亿美元,占比高达59%,分为待遇确定性(DB)计划和缴费确定性(DC)计划两种,DC计划中的401(K)规模最大。第二支柱非强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和税收递延政策激励雇主和雇员参与。第三支柱主要为个人退休金账户(IRAs),2023Q3规模达到12.57万亿美元,占比达到37%。IRAs账户可接受第二支柱转账,转账资金占RIAs资金来源近90%,推动了第三支柱快速发展。从第二支柱的海外经验来看,退休金资产配置方式由职员自行选择,不同风险偏好得以满足。

企业年金的运作机制、资产配置及风险收益

负债端要兼顾委托人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资产端则需要配置好相应的资产来实现年金负债端的要求。把握好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做好动态资产配置。2023Q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中,头部险资的资产管理规模保持领先。单一/集合计划固定收益类组合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均高于含权类组合,且为正值。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长期资金,其投资中最大风险为长期收益无法跑赢 CPI ,不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因此企业年金需要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合理的长期投资收益。2023Q3末,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单一计划资产金额2.76万亿元,占据了约九成规模,且逐年上升。截至2023Q3,共有34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包含企业年金,持股比例大多位于0.5%-1%区间内。从持股情况来看,年金加大对制造行业和科技行业投资力度。

我国养老第二支柱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提升空间:1)中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2)养老金体系对双轨制问题的解决仍待完善。3)企业年金规模增速放缓,参保人数占比偏低。4)投资管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为了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特别是第二支柱的制度设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1)提高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转移接续便利度是关键;2)在实施年金管理方面,应通过扩面手段提升企业年金参与率;3)提升年金投资水平和收益,完善投管人激励约束机制;4)适度调整年金投资权益类产品比例,稳妥有序放开投资人选择权。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3月19日发布的《养老金系列—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现状、挑战及展望》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