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振兴之路:科技创新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凤城振兴之路:科技创新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冬日暖阳渐染辽东广袤的大地,丹东凤城市孕育的新活力仿佛在这静谧时刻悄然绽放。近日,凤城的科技盛事不断,令人振奋的科创项目接连问世,展现出这座城市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东三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凤城正通过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凤城已成功吸引了大国工匠科技研发中心落户,总投资5.6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北区首家入驻企业成功试运营,还有多个项目如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鸡冠山100兆瓦混合储能项目进展顺利。这些努力使得凤城在寄望新生的同时,也激发了深厚的“老家底”。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走进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数字化车间,令人惊叹的是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化生产场景。作为凤城市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这里的年产值已超20亿元,且规模以上企业多达34家。太平洋神龙不仅是地方经济的引领者,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化来全力推进智能化转型。
于云清,凤城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太平洋神龙的利润和税收实现了三位数增长。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功,也是凤城完整产业链和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体现。
再看时代龙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通过1200多万元的数字化改造,其生产流程简化了30%,并且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如此众多的成功案例,展现出凤城在智能化改造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科技赋能新兴产业
“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2月份。”位于凤城经济开发区的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罗兴宇的自信道出其企业成长的秘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丹炭从一个村办企业快速发展到行业巨头,依托自主研发和创新工作室,不断推出人造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产品,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成绩。
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公司研发的坚实后盾,其团队克服了生产中的各类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了超过1.1亿元的年度销售收入。凤城市对新兴产业的布局,让传统能源转向高科技,开启了新一轮的发展成长周期。
绿色转型,树立可持续发展标杆
与此同时,凤城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业环境友好型。凤城市委书记姜春国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凤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通过智能化、无人化等技术手段,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辽宁首钢硼铁的无人驾驶矿车,正是数字化改革下的技术代表,借助自动化作业,确保了安全、高效的矿产资源开采。这些先进技术和环保理念,正是凤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全新实践。
结语:未来可期
展望未来,凤城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稳步拓展新兴产业的布局。充满活力的凤城,正如冬日阳光洒落的原野般,充满生机而光明。产业的不断提升与新技术的丰富应用,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更在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展示了中国地方经济转型的成功范例。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凤城这一闪亮的例子,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