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如何科学补碘?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如何科学补碘?
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碘缺乏病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青少年中,缺碘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生长发育受阻等严重后果。
碘缺乏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科学补碘,这些方法最有效
食用加碘盐
食用加碘盐是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通过食物补碘
含碘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海藻类:海带、紫菜和裙带菜等,其中海带每100克含碘量高达15878微克。
- 海鲜类:虾皮、虾酱、虾米等,以及海虹、贝类、海鱼等。
- 动物性食品:牛奶、酸奶等乳制品,鸡蛋、瘦肉及禽蛋。
- 水果与蔬菜:草莓、覆盆子、菠萝、橙子等柑橘类水果以及蓝莓、猕猴桃等,菠菜等绿叶蔬菜虽含碘较低,但日常摄入有助于补充。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现状
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较广泛的国家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全国有缺碘所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约3500万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25万人。经过持续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2022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39.9%上升到91.2%,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0.4%下降到1.5%,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充足水平。
实用补碘食谱推荐
4~6个月宝宝
- 昆布高汤
- 食材:昆布1大片、水1000毫升
- 做法:将昆布擦干净后剪成适当大小,浸冷水1-2小时,煮滚后取出昆布,将昆布汁过滤后制成冰块保存。每次煮粥时使用1块即可。
- 海带蓉
- 食材:湿海带芽10克、椰菜50克
- 做法:将椰菜切块,海带芽泡软后,用电饭煲蒸熟,再用调理机打成蓉。
- 蛋黄蓉
- 食材:鸡蛋1颗、热开水少许
- 做法:将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用少许可开水搅拌成蓉。
7~9个月宝宝
- 西兰花豆腐昆布粥
- 食材:西兰花30克、豆腐20克、白米1杯、水6杯、昆布高汤砖1块
- 做法:将西兰花切碎,豆腐切块,白米浸泡30分钟后,用电饭煲蒸熟,再用调理机打碎至适合宝宝食用的大小。
- 牛肉菠菜粥
- 食材:牛肉30克、菠菜20克、白粥底适量
- 做法:将菠菜切段,牛肉切块煮熟后打碎,拌入粥底。
- 三文鱼牛油果菠菜粥
- 食材:三文鱼30克、牛油果30克、菠菜20克、白饭适量
- 做法:将菠菜切段,三文鱼去刺切块,牛油果切丁,用电饭煲蒸熟后与白饭一起打碎,最后拌入牛油果。
10~12个月宝宝
- 牛油果牛肉海苔粥
- 食材:牛油果40克、牛肉20克、白饭适量、碎海苔少许
- 做法:将牛油果切丁,牛肉煮熟切碎,与白饭拌匀后撒上海苔。
- 吞拿鱼海带粥
- 食材:吞拿鱼20克、湿海带芽10克、红萝卜适量、白粥底适量
- 做法:将吞拿鱼去刺切块,海带芽泡软,红萝卜切丁,蒸熟后与白粥底一起打碎。
12个月以上宝宝
- 三文鱼芝士菇菇拌饭
- 食材:三文鱼30克、鸿喜菇30克、白饭适量、碎芝士适量
- 做法:将三文鱼去刺切块,鸿喜菇切半,蒸熟后与白饭拌匀,撒上碎芝士。
- 牛油果玉子烧
- 食材:牛油果50克、鸡蛋1颗、碘盐少许
- 做法:将牛油果捣成蓉,鸡蛋加碘盐打成蛋液,用玉子烧锅分次煎熟,最后铺上牛油果蓉卷起。
持续补碘,守护健康
虽然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部分地区仍属于缺碘地区,需要长期坚持科学补碘措施。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更要注意碘的摄入。通过合理搭配含碘食物和食用加碘盐,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保护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