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洱茶历史,源于东汉,发展于元朝,成熟于明清,繁荣于近现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洱茶历史,源于东汉,发展于元朝,成熟于明清,繁荣于近现代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761227433531363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从三国时期的传说,到唐朝的文字记载,再到明清时期的鼎盛,普洱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普洱茶从起源到繁荣的完整历史脉络。

一、古代起源与早期发展

三国时期

相传诸葛亮在公元 225 年南征时,曾在云南地区留下了 “武侯遗种” 的传说。当地的基诺族深信武侯植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 “茶祖”,每年加以祭拜。不过,关于诸葛亮是否真的到过云南的很多地方存在争议,但这一传说反映了普洱茶在当地的深远历史渊源。

唐朝

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 863 年)撰写的《蛮书》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其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说明唐代云南地区已产茶,但当时的制茶工艺可能相对简单,且饮茶方式与中原地区有所不同。

二、宋元时期的发展

元朝

元朝有一地名叫 “步日部”,后来写成汉字成为 “普耳”(当时 “耳” 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云南的茶叶也被叫做 “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这一时期,普洱茶开始在更广泛的地区流通。

三、明清时期的鼎盛

明朝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 1620 年),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 “普茶” 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此时,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可能有所改进,出现了蒸压成团的形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 “普洱茶出云南普洱”,也进一步明确了普洱茶的产地和名称。

清朝

清雍正七年(公元 1729 年),清政府在普洱设置 “普洱府治”,加强了对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管理。普洱茶也被正式列为贡茶,从此开始了其 189 年的皇贡生涯。这一时期,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达到鼎盛,以 “六大茶山” 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年产干茶 8 万担,达历史最高水平。乾隆元年(公元 1736 年)撤销攸乐同知,设置思茅同知,并在思茅设官茶局,在 “六大茶山” 分设 “官茶子局”,负责管理茶叶税收和收购。普洱成为茶叶精制、进贡、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普洱茶名震天下。

四、近现代的变迁

20 世纪初,普洱茶贡茶时代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普洱茶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20 世纪 70 年代,昆明茶厂技术人员吴启英等正式试制成功人工渥堆发酵普洱茶(熟茶)并向云南其他茶厂推广。

2000 年前后,一批民营普洱茶企业相继诞生。2005 年,“云南普洱・瑞贡京城” 马帮进京,使普洱茶家喻户晓;同年,国家商标局为云南普洱茶颁发了 “普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颁布实施。

总的来说,普洱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从最初的边疆饮品逐渐成为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茶类,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深度茶叶爱好者来说,普洱茶堪称饕餮之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