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IOSH教你正确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保障职业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IOSH教你正确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保障职业安全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lbciosh.com/
2.
https://www.cn-senbe.com/pddetailthree/success/detail-19832.html
3.
https://www.cieme.net/press/info/1375
4.
http://www.sdscgas.cn/168.html
5.
https://www.ciosh.com/visitors/target.html
6.
https://www.lbciosh.com/about
7.
https://bjxbqf.com/newsinfo/7379285.html
8.
https://www.ciosh.com/news/3102.html
9.
https://gxj.taian.gov.cn/art/2024/4/16/art_209386_10297500.html

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时,如何正确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至关重要。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CIOSH)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从设备检查到佩戴面罩,再到连接气源和进行密封性检查,每一步都关乎使用者的安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通过遵循这些操作指南,可以有效保障职业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01

设备检查与准备

在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设备检查,确保所有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以下是关键检查要点:

  1. 气瓶压力检查:打开气瓶阀门,检查气瓶内部压力。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应在27-30MPa之间。如果压力低于这个范围,需要及时充气。

  2. 气密性测试:关闭气瓶阀门,观察压力表。在一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应超过2MPa。如果压力下降过快,说明设备存在泄漏,需要立即检查并修复。

  3. 报警装置检查:打开瓶阀时,应能听到一声响亮的报警声,这表明报警装置工作正常。报警装置通常在气瓶压力降至5-6MPa时启动,提醒使用者及时撤离。

  4. 面罩检查:确保面罩无裂痕、无变形,密封圈完好无损。面罩的视野应清晰,无雾化现象。

  5. 供气阀检查:检查供气阀是否清洁,无异物堵塞。供气阀应能灵活开关,无卡滞现象。

  6. 背带系统检查:检查肩带、腰带和胸带是否完好,调节扣是否灵活。确保所有带子都能牢固固定,同时又不会过于紧绷。

02

正确佩戴方法

正确的佩戴方法是确保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发挥最佳防护效果的关键。以下是详细的佩戴步骤:

  1. 背上气瓶:将气瓶阀向下背到背上,确保气瓶位于腰部位置。调整肩带和腰带,使设备牢固舒适地贴合身体。

  2. 连接面罩:将全面罩与供气阀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检查连接处的密封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3. 佩戴面罩:将面罩从下颌处向上套入头部,调整头带,使面罩紧密贴合面部。确保面部与面罩之间无头发或其他障碍物。有髯须或佩戴眼镜者需特别注意密封性。

  4. 检查密封性:用手掌封住面罩的进气口,深呼吸几次。如果感到面罩紧贴面部,无空气泄漏,则密封性良好。

03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时刻保持警觉,注意以下安全要点:

  1. 呼吸测试:佩戴面罩后,进行几次深呼吸,确认供气正常,无漏气现象。如果发现供气不足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撤离现场。

  2. 监测气瓶压力:定期查看压力表,了解剩余气体量。当压力降至5-6MPa时,报警装置会启动,此时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

  3. 应急情况处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适或面罩松动,应立即撤离现场,寻找安全区域。在安全区域摘下面罩,检查设备或更换备用设备。

  4. 通讯保持畅通:确保与队友或指挥中心保持有效通讯,及时报告现场情况和自身状况。

04

使用后的维护保养

使用后的维护保养对于延长设备寿命和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至关重要:

  1. 清洁消毒: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洁全面罩、供气阀等部件。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清洁后,用清水冲洗并自然晾干。

  2. 检查和充气:检查气瓶压力,必要时进行充气,确保下次使用时气瓶充满。检查所有连接部位的密封性。

  3. 存储要求:将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4. 定期检查: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检查内容包括气瓶、减压系统、控制系统和气密系统等关键部件。

通过遵循以上使用和维护指南,可以确保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限制和应急处理方法,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