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鼻腔干燥
仝小林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鼻腔干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为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中医养生法来缓解秋季常见的鼻腔干燥。他介绍了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的“五汁饮”,以及日常生活中保持鼻腔湿润的小妙招,如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等。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还能有效改善因空气干燥引起的鼻腔不适症状。
五汁饮:中医养生的智慧结晶
“五汁饮”最早见于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瘟病后期“伤阴”用的方子。仝小林院士在发布会上推荐的“五汁饮”配方包括: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这些食材都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非常适合秋季饮用。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将上述食材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取原汁,然后将五种果汁混合均匀即可饮用。如果觉得口感偏淡,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黄糖调味。此外,也可以将榨好的果汁煮沸后放凉饮用,这样更符合传统饮用习惯。
中医调理:内外兼修的养生之道
除了饮用“五汁饮”外,中医还提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缓解鼻腔干燥。例如,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用嗓等;在饮食方面,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如使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涂抹鼻腔;或者通过热敷法和穴位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鼻腔干燥。热敷时可用浸湿的热毛巾敷在鼻翼两侧和鼻梁部位,每次持续5-10分钟;穴位按摩则主要针对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可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并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0-60秒。
专家建议:科学应对秋燥
仝小林院士强调,缓解鼻腔干燥的关键在于养阴和润燥。除了上述方法外,他还建议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加重干燥症状。同时,如果出现频繁的鼻出血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善,我们可以有效缓解秋季鼻腔干燥等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主要用于预防和缓解轻度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改善,还是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