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塔:南宁的文化瑰宝
龙象塔:南宁的文化瑰宝
南宁青秀山上的龙象塔,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塔,历经风雨沧桑,几经重建,如今依然巍然屹立,见证着南宁的历史变迁。
历史的见证者
龙象塔,又名青山塔,位于青秀山风景区凤凰岭右翼山顶上。据《南宁市志(1991—2005)》记载,龙象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南宁举人萧云举考取进士后,任朝廷礼部尚书期间所建。萧云举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义,将此塔命名为龙象塔,寓意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
然而,这座古老的建筑并未能逃脱历史的浩劫。1937年,龙象塔因遭雷击,塔上部三分之一崩塌。抗日战争时期,当局以减少日军轰炸目标为由,将塔全部拆毁。直到1985年,龙象塔才在原址重建。重建后的龙象塔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八面、九层,高53.35米,塔基直径12米,塔内设有207级旋梯,供游客登高远眺。
文化的传承者
关于龙象塔,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明朝万历年间,萧云举的祖坟葬在凤凰戏牡丹的风水宝地,因此他官运亨通。为了保佑子孙后代代代做官,萧云举出资在青秀山凤翅岭顶上建造了龙象塔,试图用宝塔压住凤凰的翅膀。这个传说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民族习俗和伦理道德的深刻认知。
近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和青秀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青山龙象塔”故事的保护及传承,出版了《青秀山的传说》,创编了大型神话粤剧《龙象塔奇缘》。2018年,“青山龙象塔”故事和“青山流米洞”故事两个传说故事合并申报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改名为青秀山传说故事。
旅游的新宠儿
在现代社会,龙象塔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成为了南宁的网红打卡地。每逢节假日,尤其是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龙象塔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中秋期间,青秀山风景区在龙象塔周边布置了《花之物语》《辉煌礼赞》《双龙呈祥》等多组庆中秋、国庆超大型灯组和主题拍照打卡装置,构成一幅灯中有景、景中有灯的美景,让游客感受到“人在灯中游”的绝美意境。
登临龙象塔顶层,南宁市区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高楼大厦与近处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现代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画卷。邕江如一条玉带蜿蜒流淌,江面上船只点点,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乡风光。这样的美景,让每一位登塔的游客都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南宁青秀山的龙象塔,不仅仅是一座古塔,更是一座承载着南宁历史记忆的文化丰碑。它见证了南宁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南宁人的文化自信。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迷,都不容错过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站在龙象塔之巅,感受南宁的历史脉搏,品味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无疑是一次难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