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时钟再调快10秒!气候变化成最大威胁?
末日时钟再调快10秒!气候变化成最大威胁?
2025年1月,一个象征性的时钟再次牵动全球神经——《原子科学家公报》将“末日时钟”调整至距离午夜前89秒,这是该时钟设立70多年来最接近“世界末日”的时刻。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气候变化的紧迫威胁,更警示着人类社会正站在一个关乎生存的关键十字路口。
末日时钟:70年的警醒
末日时钟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47年,由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设计,初衷是为了警示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威胁。时钟的指针越靠近午夜,意味着世界面临的灾难性威胁越严重。自诞生以来,这面虚拟的时钟已经历了25次调整,其中拨慢8次,拨快17次,每一次变动都与人类社会的重大危机紧密相连。
气候变化:最大的威胁
在2025年这次历史性的调整中,气候变化被明确列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4℃。这一升温趋势带来的影响正在全球范围内显现:
-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破纪录的降雨到灾难性洪水,从超过50℃的热浪到毁灭性的野火,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成为新常态。
- 生物多样性丧失: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当全球气温升高1.3℃时,已有1.6%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若升温至5.4℃,这一比例将飙升至29.7%。两栖动物、山区、岛屿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以及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特有物种正面临最大威胁。
国际社会的应对与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巴黎协定》设定了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并通过国家自主贡献(NDC)机制,要求各国每五年更新一次减排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 碳排放持续上升:尽管有《巴黎协定》等法规的努力,但每年碳排放量仍在上升。
- 地缘政治冲突:如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冲突,不仅分散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精力,还导致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稳定,阻碍了全球气候行动的进程。
未来的希望与行动
尽管挑战重重,但国际社会仍在积极行动。2025年被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这是全球保护地球冰冻圈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世界气象组织正在推进“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等倡议,旨在改善对全球温室气体净通量的监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年致辞中呼吁:“我们刚刚经历了十年致命高温。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个年份都发生在过去10年中,包括2024年。这就是气候崩溃,这一切正在实时发生,脱离这条毁灭之路已变得刻不容缓。”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共同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从政府到企业,从国际组织到普通公民,每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罗所说:“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更安全的地球,我们现在就必须行动起来。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全球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