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接处警系统:让消防登记更高效!
智能接处警系统:让消防登记更高效!
“空调外机起火了!”不久前的一天中午,湖北孝感市消防指挥中心接到孝南区亚澜湾小区一居民报警。工作人员随即通知附近的消防站出警救援,并通过智能系统一键呼叫该小区微型消防站志愿者:“志愿者您好,亚澜湾小区4栋1单元8楼起火,微型消防站在火灾地点附近,请前往救援……”
接到来电时,小区居民余志强正在吃午饭。他立刻放下碗筷冲到楼下,打开手机上的“智慧消防”APP,一键开启微型消防站柜门,抄起灭火器材,朝火灾现场奔去。此时,起火点周围的多名消防志愿者同时接到了来电。他们很快行动起来,迅速断电、扑救,十几分钟后,火灾被及时扑灭,受灾住户汪先生和家人没有因此受伤。
走进亚澜湾小区,只见在邻近小区消火栓的公共空地上,摆放着一个红色无人值守智能消防柜,占地不到1平方米,内部配备有灭火器、消防水带、救援伸缩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4类19种27件装备,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开启柜门取用。
2024年起,孝感在全市城乡社区、商业密集区和部分企业单位等建设微型消防站。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黎兵介绍,此前,全市建有消防站35个,在编专业消防队员共670人,“这些力量虽能基本满足市域消防救援需求,但不能确保消防救援‘救早、救小’,微型消防站打通了消防救援的‘最后一百米’。”
在孝感市云梦县刘店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记者看到一辆简易三轮消防摩托车,这辆车载水量约1吨,配备了消防水带、水枪、机动抽水泵等器材。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国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有个村民因吸烟引燃了枯草,村干部看到田里冒起黑烟,连忙骑着消防摩托车赶去救火,在消防员赶来之前控制住了火势。
“针对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我们按‘一村一站’标准建设移动消防站,更加机动灵活、快速便捷。”李黎兵介绍,单个城乡微型消防站总成本约6000元,投入小、效果好。全市微型消防站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分公司投资运营,并通过通信增值业务等回收成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建、群众免费使用”的互利模式。
孝感还将微型消防站作为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的有力载体,发动社区(村)干部、网格员、下沉党员、离退休干部、楼栋长、热心群众等就近加入微型消防站,共同守护消防安全。
“微站队员们平时在各自的岗位工作,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等工作;一旦火灾发生,就近参与处置突发灾情。”李黎兵说,发挥微型消防站与街道(乡镇)、社区(村)紧密融合的优势,孝感对全市自建房、高层住宅、老旧小区等开展“走街串巷”式隐患排查,共查改抄报隐患7400余处,有效解决了基层隐患排查人员不足、能力不足、隐患上报处置不及时等问题,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效率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孝感已经建成微型消防站3730个,累计接处警1800余起,发展微站队员1.3万余人,累计培训2.1万余人次。2024年,孝感市火灾事故数量同比下降22.4%。
智能接处警系统:科技赋能消防救援
智能接处警系统是消防救援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创新,它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实现了从报警到处置的全流程智能化。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
多通道报警融合:通过安全的边界接入策略,将来自公网的语音、短信、网络、技防等报警呼叫以及公安网重点人员、临控人员比对报警、治安卡口报警及其他方式的报警进行综合接入,统一处理。
智能调度与指挥:基于报警人描述的警情地址信息、内容信息,一键生成调度方案、一键下发出动指令。系统还能实时监控火灾现场警情反馈,主动向接警员发送智能提醒,引导警情升级与二次智能调派。
背景信息支撑:对接警务云自动识别警情涉及的人员、车辆相关的背景信息,为接处警员警情处置工作提供有效信息支撑。
多样化通讯调度手段集成:集成有线调度、无线调度、短信调度、网络调度等多种调度手段,处警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度方式,大大提高警情处置效率。
协同警情处置:协同技术引入保证了多席位甚至多指挥中心可共同处置同一个警情,使得各席位进入“你见即我见”状态。
警情动态处置跟踪:实时监控当前处置警情,以醒目方式显示警情处理状态,对处理延时警情,系统自动提醒,并发送提醒短信通知相应负责人。
从“纸笔电话”到“智能调度”:接处警方式的革新
智能接处警系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消防接处警模式。在过去,接警员需要手动记录报警信息,然后通过电台呼叫分局出警。这种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 接警速度慢:一个分局一条线,经常要排队等待
- 信息传递不畅:现场情况和处理进展需要层层上报
- 受技术限制:如果电台信号中断,重新呼叫会耽误时间
而智能接处警系统则实现了质的飞跃:
- 效率大幅提升:接警员平均每小时能够处理二三十宗警情
- 信息传递更顺畅:民警抵达现场后手机签到,各类信息即刻上传至系统
- 调度更精准:通过机器学习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调度
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智能接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消防救援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从1986年广州开通首个110报警服务台至今,我国的接处警系统已经历了从人工到智能的蜕变。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融入接处警系统,打造新一代“智能型”接处警平台。
结语
智能接处警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消防救援的效率,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消防救援将更加高效、精准,真正实现“救早、救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