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展解读 | 龙跃北疆:红山文化的历史回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展解读 | 龙跃北疆:红山文化的历史回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mgbwy.cn/m/Image/info/12043

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红山文化犹如一颗明珠,历经数千年依然熠熠生辉。从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的发掘到红山玉猪龙的出土,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揭示了红山文化的辉煌历史,更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来龙去脉

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华龙文化源自西辽河,兴隆洼文化时期,辽西地区远古先民对野猪的崇拜已具有了图腾崇拜的含义,崇拜形象由野猪实体开始向抽象化形象转变,是龙文化的孕育期。

赵宝沟文化时期将猪首龙的形象刻划在祭祀用的陶器上,是辽西地区龙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龙文化的形成期。

红山文化时期,以玉龙的出现为标志,是龙文化的发展成熟期。

红山文化玉雕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附脊卷体玉雕龙,昂首,弯背,卷尾,又称C形玉龙,目前可以确认出土地点的仅有2件,均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

另一类玉猪龙,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内以调查采集或征集品居多,体卷曲如环形,头尾明显分开、相距甚近或连接,头部较大,双耳竖立,眼、嘴、鼻线条清晰,双目圆睁,吻部前凸,有明显褶皱,嘴张开或闭拢。正式发掘出土的玉猪龙有4件,此前3件均出自辽宁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中,另1件为元宝山积石冢出土的玉龙。

红山回响

2024年9月22日,“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在赤峰市举行,会上发布了《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70年报告》。回望红山文化命名70年的历程,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每一次亮相都会惊艳时光。红山文化的物质遗存和所传达的精神价值,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与会专家观看元宝山积石冢出土文物

随着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深入,对其的阐释与保护也在逐步推进。2012年,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与辽宁省牛河梁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红山文化、万里茶道申遗和西辽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元宝山积石冢的发掘、最大体量玉猪龙的出土,让我们再次听见了来自红山的回响。文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助力红山文化申遗,继往开来,承古塑新,赓续中华文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