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燃气安全大检查:你家管道漏气了吗?
冬季燃气安全大检查:你家管道漏气了吗?
冬季燃气事故频发,安全检查刻不容缓
随着冬季的到来,燃气使用进入高峰期,燃气安全事故也呈现高发态势。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发布的《全国燃气事故分析报告(202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天然气事故86起,造成11人死亡、50人受伤,其中管网事故达64起。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燃气安全绝非小事,定期检查和正确使用燃气设施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家庭燃气安全自查指南
管道及阀门检查
管道是指在用户家中输送煤气的各种管子以及连接管道的接头。阀门是指表前阀门,与灶具胶管连接的铜嘴和热水器前端的气阀。检查的方法为:将肥皂或洗衣粉用水调成皂液,涂抹在煤气管道和阀门上,如有看到泡泡不断增多,则表明该部分发生了漏气。若能闻到煤气味,经皂液检查却未找到漏气部位,那么可能是管道隐蔽部位或燃气设备出现漏气了。应马上关闭表前阀,用胶布将漏气部位包扎好,随即通知燃气公司派人前来修理,千万不可用明火查漏。
煤气表检查
煤气表应处在通风、不潮湿、方便维修的地方。外观无锈斑或变形,与表接头连接平整,计数器运转流畅,表窗透明清晰,与火源、电源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灶具、热水器检查
灶具、热水器应最好购买质量好安全性能好、经过气源适配性检测过、且带有安全装置的。在使用前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查维修,在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四种燃气泄漏检测方法对比
看:观察燃气表走针
通过关闭屋内所有燃气设施,再观察燃气表是否“走针”来判断燃气泄漏。如有变化则为燃气泄漏,就要提高警惕了。此方式虽然有用,但也无法在第一时间知晓燃气泄漏。
测:肥皂水涂抹法
用肥皂水涂抹在管道、接口、胶管处的方法来判断燃气是否泄漏。如有泄漏,被测点会出现“冒泡”现象。此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要一定时间判断,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闻:识别臭味
燃气本身无色无味,经特殊处理后会产生类似“臭鸡蛋”的味道。一旦闻到这种气味,就要提高警惕。但对于有鼻炎或嗅觉功能减退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可能不够可靠。
“装”: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
燃气泄漏报警器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燃气泄漏,通过报警声提醒用户,并可联动切断燃气供应,是目前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燃气使用安全规范
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 使用燃气后,应当关好灶具开关、灶前阀,防止燃气泄漏。
- 使用灶具过程中,人不能远离,防止因沸汤溢出或风吹引起灶具熄火。
- 经常检查胶管连接处是否用卡子固定及胶管是否老化、开裂。
- 长时间使用燃气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 发现异味立即打开门窗,并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报修。
-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严禁使用红外线灶具。
- 胶管应每18个月更换一次,防止出现龟裂、老化。
燃气使用“十不准”
- 不准在厨房使用多种气源。
- 不准在厨房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 不准在燃气设施上绑绳索、电线或吊挂物品。
- 不准擅自增、改、迁、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器具。
- 不准占压、覆盖燃气管道设施。
- 不准将设有燃气管道、燃气器具的房间改成卧室、客厅和卫生间。
- 不准将燃气管道、阀门、燃气器具等燃气设施密封或暗设安装。
- 不准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毁坏、拆除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
- 不准非法使用燃气设施和盗用、转供燃气。
- 不准擅自开启或关闭阀门箱和燃气表箱。
燃气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从日常点滴做起,定期检查、规范使用,共同守护家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