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有管不等於有教!訓練孩子自律要做的5件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有管不等於有教!訓練孩子自律要做的5件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utorabc.com/blog/zh-tw/post/63219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律、独立,但许多时候,我们可能在不自觉中给予过多的帮助,反而让孩子的自律成长变得迟缓。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育儿观念——“有管不等于有教”,以及在训练孩子自律时,家长应该做的五件事。

1. 帮孩子提书包,还是让孩子自己拿?

有一次在诊所看到一个孩子对著爸妈说:“书包太重了,你要帮我拿!”随后,家长立刻就帮孩子提了书包,这种情形其实在生活中常見。很多時候,父母基於愛護或是嫌孩子麻煩,便立刻幫孩子做事,但這樣的行為卻會讓孩子習慣於依賴大人。

教養建議:

  • 讓孩子自己拿書包:孩子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書包對他來說或許沉重,但這正是學習自律的機會。從小讓孩子自己攜帶書包,體會到自己的責任感,對未來獨立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 適度指導:當孩子覺得困難時,可以給予鼓勵或是適當的指導,但不要直接介入。

2. 帮孩子穿外套,还是让孩子自己穿?

當孩子說「外套我不會穿,你要幫我穿!」時,很多家長會直接蹲下來幫孩子穿上外套,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在無意中剝奪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

教養建議:

  • 鼓勵孩子自己穿衣:孩子對衣服的穿脫會有些挑戰,但這正是學習的過程。當孩子可以自己穿上外套時,他們不僅學會了自理,還會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
  • 提供指導:如果孩子不會穿,可以用簡單的語言教他如何操作,例如從袖口開始穿,逐步學會。

3. 做决定代替孩子,还是让孩子自己选择?

許多家長會習慣性地為孩子做所有的決定,包括吃什麼、穿什麼,甚至選擇課外活動。然而,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決策的能力,對未來的選擇困難感加劇。

教養建議:

  • 讓孩子參與決策:即使是年紀較小的孩子,也可以讓他們參與一些簡單的決策。例如,可以問孩子:「今天要吃蔬菜還是水果?」這不僅是學習決策的過程,也能增加孩子的責任感。
  • 逐步引導選擇:讓孩子在小事上練習做選擇,逐漸學會如何做出更重要的決定。

4. 为孩子清理玩具,还是让孩子自己整理?

不少父母會在孩子玩過後幫忙整理玩具,這樣做雖然能夠節省時間,但卻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學會整理的機會。孩子應該學會對自己的物品負責,而不僅是依賴他人。

教養建議:

  • 教孩子整理玩具:設定一個固定的整理時間,並鼓勵孩子一起動手。可以讓孩子在遊戲後與你一起整理,並表揚他們的努力,逐漸培養他們的整理習慣。
  • 提供支持:初期可以為孩子示範如何整理玩具,並幫助他完成,隨著時間推移,讓孩子自己完成更多。

5. 让孩子犯错,还是过度保护?

有些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寧願為孩子提前避免所有可能的錯誤,卻忽略了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孩子需要在失敗中成长,這樣才能學會如何面对挑战。

教養建議:

  • 让孩子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当孩子犯错时,不必急着出手相救。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让他从中学到改正。这样,孩子将来面对困难时,能够更有信心地解决问题。
  • 适度指导与鼓励:当孩子面临挑战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但不要完全代替他解决问题。

监控与教育:如何区分“管”和“教”?

**管得多≠教得多,**许多父母可能会认为,管孩子很多事情就是一种教养。但事实上,过多的干涉与控制,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反而养成依赖的习惯。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孩子如何自己做决定,如何负责任,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而非单纯的“管”。

家长自我检测:

  • 你是否经常替孩子做决定?比如选择衣服、课外活动、甚至是朋友。
  • 你是否总是过度保护孩子,避免他们犯错?
  • 你是否习惯性地帮孩子做事,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做?

训练孩子的自律不仅只是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负责任。通过适度的放手和引导,孩子才能在挑战中成长,最终变得更加独立和自律。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时刻警觉,避免“管太多”,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与“负责”,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自律的孩子,为他们的未来奠定稳固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