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药中“活化石”
银杏:药中“活化石”
银杏,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誉为“活化石”。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贡品到现代的药用制剂,银杏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山水有灵,本草有情。借物言志,生活大美。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除老“浙八味”和新“浙八味”16种知名道地药材外,还有“磐五味”“衢六味”“淳六味”等优质地产药材。为推动浙江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浙产中药材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以散文随笔的风格呈现、编撰了《浙味本草》这本书,希望以这种轻松、贴近生活的形式让广大读者了解本草、亲近本草、学用本草。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宋·欧阳修《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说起银杏,就要提到浙江杭州的天目山,那里有一棵“银杏树王”。据专家考证,银杏起源于1.7亿年前的恐龙时代,繁盛于200万~300万年前,消亡于100万~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最后仅见存于天目山的银杏树。现在,遍布全球的银杏几乎都是天目山银杏树的后代。
据说,“银杏树王”已有1.2万年树龄,老、壮、青、少、幼22株共生一根,一树成林,相互偎依,被誉为“五世同堂”。“银杏树王”至今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历经沧海桑田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身边的长生树
小学时在课本里读到银杏是“活化石”,总觉得这么珍贵的树一定很少见,以至于初次见到那树干笔直、叶片金黄的银杏时,激动了很久,还特别小心翼翼地采摘了一片叶子夹在书中,想作为永久的纪念——那是少年时在北方的纯真情怀。
后来到了南方,忽然发现道路两旁和小区的绿植多是银杏,诧异于这居于神坛的植物怎就屈尊降贵成如此平常之物。了解后得知,银杏还是一种抗病虫害树木,同时被公认为无公害树种。银杏绿化效果非常好,可自然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
每到白果由绿色转为金黄色,甚至落到地上时,就会深切地感知季节更替,时光荏苒。
白果味甘、少涩,气微寒,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具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主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果还有较强的抑菌杀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祛斑润肤、增强血管渗透性的作用。
可药可食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余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之意。因其叶呈扇形,前端略有浅裂,形似鸭掌,故又名“鸭脚”。在宋朝白果被列为贡品,欧阳修留有一诗:“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这说明了当时银杏树的珍贵程度。
银杏树之“珍”,还体现在其果、叶、根均可入药。清朝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对白果的效用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论述:“白果不可多用,然小儿又最宜食之。盖小儿过餐水果,必伤任督之脉,五日内,与十枚熟食,永无饱伤之苦,并不生口疳之病。”
文中提到不能因白果具小毒而不敢应用,实际上白果能通任督之脉,可治疗小儿过食生冷导致的脘腹胀闷、腹痛泄泻,但也提到使用的剂量不能过大,超量服用会有中毒的风险。
陈士铎的观点与现代研究结果完全一致。现代研究认为,白果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多食,尤其不宜生食。因为白果胚中含有氢氰酸、白果酸等毒性物质,生白果中含量尤高。中毒表现为上吐下泻、腹痛、发热,重则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银杏叶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咳喘痰嗽、泄泻痢疾、白带。银杏叶同样具有一定毒性,喜欢用银杏叶泡水喝的朋友要注意了,银杏叶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银杏树的根也是一味中药,叫白果根,具益气补虚之功,主治遗精、遗尿、夜尿频多、白带、石淋等症。
银杏营养丰富,还可制成药膳服用。据记载,西天目寺僧人曾用白果制羹名曰“佛手杏羹”,款待乾隆皇帝以示最高礼仪。当地山民则将白果与肉同煮,称之为“长生肉”,或与枣熬成羹,名为“长生饭”。此外,还有烤白果、炒白果、冰糖白果、山药白果、木耳白果等多种服食之法。
银杏叶的守正创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药制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了发展创新的空间和可能。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杏叶制剂登上了新的舞台,翻开了中药制剂推陈出新的华彩篇章。
银杏叶制剂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衍生出很多剂型,如浙产名药中的“天保宁”牌银杏叶片和万邦信诺康银杏叶滴丸。前者像一位常伴左右的老朋友,后者则更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
1988年,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了银杏叶制剂产品,于1993年成功上市。这是国内第一款银杏叶制剂,其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康恩贝药业在浙江乃至全国可谓家喻户晓,而万邦信诺康银杏叶滴丸则是银杏中药制剂的新生力量。
银杏叶滴丸是由银杏叶胶囊改剂型的经临床研究批准的四类中药新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独家品种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现代中药传统口服制剂的升级新型制剂产品,也是国内首个实施双黄酮限量控制的口服银杏叶制剂,自2004年上市以来,一直深受患者和临床专家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