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最新化粪池建造指南:标准图集解读与实践案例
福建省最新化粪池建造指南:标准图集解读与实践案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重要任务。其中,化粪池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关键设施,其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建造至关重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18年发布了《农村砖砌三格化粪池标准设计图集》和《农村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标准设计图集》,为农村户厕改造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
政策背景与标准体系
福建省发布的两项标准设计图集(DBJT13-104、DBJT13-105)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全省农村户厕污水处理。图集依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等国家标准,充分考虑福建省实际情况,为化粪池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规范。
技术标准与设计要点
选址与布局
化粪池应远离水井等水源地,避免污染。厕所宜靠近外墙,便于管道布置;化粪池设在室外,方便清掏。同时,化粪池的设置地点,距离地下构筑物应小于30m,距离埋地式生活饮用水构筑物不得小于10m,距离建筑物外墙净距不宜小于5m。
容积与结构
化粪池容积从1.5m³到20m³不等,有效停留时间分别为20天、10天和30天,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农户使用。池体比例为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2:1:3,有效停留时间分别为≥20d、≥10d、≥30d。
材料与施工
砖砌化粪池使用MU10级及以上标准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内外抹防水砂浆(厚度≥20mm)。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则需按照设计图集中的配筋图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管道安装
进粪管:内径≥100mm,坡度≥20%,长度≤3m,减少弯头以保证通畅。
过粪管:采用倒L形或I形,内径≥100mm。第一池至第二池入口距池底高度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3,第二池至第三池为1/2。
排气管:安装于第一池,高度超过屋檐或围墙500mm,顶部加防雨帽。
盖板制作
盖板混凝土强度需≥C25,设置清渣口和清粪口(直径≥200mm),并高于地面100mm以上。
施工要点与注意事项
- 基础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地基处理。
- 防水处理:池体内外壁均需抹防水砂浆,防止渗漏。
- 管道连接:确保所有管道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 排气管安装:排气管应高出屋檐或围墙500mm以上,防止臭气倒灌。
- 盖板预制:盖板需预留清渣口和清粪口,便于后期维护。
案例实践:漳平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漳平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正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目标是实现95%以上的粪污综合利用率。项目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种养结合”的治理路径,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利用等设施装备进行升级改造。
通过建设集污池、储液池、沼气池等设施,铺设液体粪肥还田利用管网,并购置固液分离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漳平市有效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福建省发布的标准设计图集,确保工程质量与环保效果。
结语
福建省发布的化粪池标准设计图集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合理设计与规范施工,化粪池不仅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还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