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廉韵》:咸水歌的新时代传承
《滨江廉韵》:咸水歌的新时代传承
“时光流转咧,树正气啊咧,以廉为荣咧,警钟鸣啊啰……”这首名为《滨江廉韵》的咸水歌,近日在广州海珠区滨江街道广为传唱。这首融合了传统咸水歌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新作,不仅保留了疍家文化的独特韵味,更将廉洁文化融入其中,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生动案例。
咸水歌:疍家文化的独特瑰宝
咸水歌是疍家人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并传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它以即兴演唱为主,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旋律悠扬,反映了疍家人的喜怒哀乐和文化特色。
咸水歌的歌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常使用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涵盖生产、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曲调分为叹调、哥兄调等多种类型,采用五声征调式或羽调式,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等。《月光光照地堂》是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展现了疍家人质朴的生活情感。
《滨江廉韵》: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滨江廉韵》由滨江街道纪工委联合相关单位倾力打造,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的创新之作。这首歌在保留传统咸水歌特色的同时,融入了廉洁文化元素,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内容创新上,《滨江廉韵》以廉洁为主题,歌词朗朗上口,既弘扬了清廉正气,又不失疍家文化的韵味。在形式创新上,歌曲采用“传统+流行”的唱法,由男、女两部分组成,中间巧妙穿插童声咸水歌,通过动人旋律将滨江清廉风韵娓娓道来。在传播创新上,运用数字新媒体扩大受众覆盖面和歌曲影响力,通过广东音乐之声节目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宣传,吸引逾5300人观看直播。在推广创新上,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创新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滨江廉韵》的创新传承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这种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感,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其次,通过多维度的推广方式,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最后,这种创新模式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为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启示与展望
《滨江廉韵》的成功实践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特色,又要融入现代元素。这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引导、媒体传播和民间传承等多种途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正如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所说:“民歌,是来自民间之歌,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歌曲,被改编或加工后,经口耳相传广泛流传。”《滨江廉韵》正是这种传承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是一首创新的咸水歌,更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