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康复训练,你做对了吗?
踝关节扭伤康复训练,你做对了吗?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据统计,人群中踝关节扭伤发生率约为7.2‰,其中约49.3%发生在体育运动中。这种损伤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关节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三个阶段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1-2天)、亚急性期(3天-1周)、慢性期(1-6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方法。
急性期(1-2天)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推荐进行以下训练:
肌肉选择性收缩: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脚趾,但不能引起踝关节活动。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平躺或坐下,伸直腿,绷紧大腿肌肉,持续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直到大腿感到疲惫。
亚急性期(3天-1周)
随着肿胀和疼痛的缓解,可以开始一些轻度的运动训练:
踝泵训练:躺在床上,进行脚背伸展和勾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负重训练:站立时,将身体重心在患侧腿和健侧腿之间转移,逐渐增加患腿的负重时间。
小腿肌肉拉伸:进行踩台阶练习和微蹲训练,拉伸小腿肌肉,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如抗阻勾脚、抗阻绷脚、抗阻足内翻、抗阻足外翻等,增强脚踝肌肉力量。
慢性期(1-6周)
这个阶段可以进行更高强度的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单脚站立在平衡板或平衡垫上,保持身体平衡,提高脚踝的平衡能力。
下肢稳定性训练:进行弓腿压腿等动作,增强下肢整体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
满负重侧边训练:进行侧边跨物训练和侧跳训练,增加踝关节灵活性、稳定能力和控制能力。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无痛原则: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疼痛,应立即停止。
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康复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业指导: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错误训练导致损伤加重。
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运动前做好热身,提高脚踝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运动鞋,为脚踝提供支持和保护。
避免在崎岖路面或下坡、下楼梯时穿高跟鞋。
加强脚踝的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提高脚踝的稳定性。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你的脚踝一定会“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