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党村:画布上的诗画乡村
下党村:画布上的诗画乡村
在福建东部的崇山峻岭之间,隐藏着一个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的地方——下党村。这里依山傍水,古民居层层叠叠,木拱廊桥横跨溪流,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这里不仅是寻找灵感的天堂,更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用画笔记录美好时光的理想之地。
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下党村位于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距离县城约40公里。整个村庄依山而建,面朝下党修竹溪,309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梯形的山坡上。这里海拔471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村中最著名的地标当属鸾峰桥。这座始建于明代的木拱廊桥,是世界已知单拱跨度最大的贯木拱廊屋桥,桥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2米,被誉为“世界廊桥之最”。它不仅是村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是游客和画家们必到的打卡点。
与鸾峰桥隔溪相望的是文昌阁。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八角楼阁式建筑,高三层,攒尖葫芦顶,是寿宁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站在文昌阁上,可以俯瞰整个下党村的美景,感受“廊桥、流水、人家”的诗画意境。
除了这些历史建筑,下党村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布局错落有致,乌瓦黄墙,鳞次栉比。村中的石径蜿蜒曲折,周边山水田园环绕,使整个村庄显得古朴而厚重。
浓厚的艺术氛围
下党村不仅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古村落,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创作天堂。村内的画室经常聚集着来自各地的画家和艺术爱好者。他们在这里临摹廊桥、古厝、乡村小径等景致,将眼前的美景定格在画布上。
除了画室,下党村还设有非遗传习所,专门研究和传承寿宁县独有的乌金紫砂陶制作技艺。年轻的文创工作者叶立城在这里潜心钻研这门融合了篆刻文化、书法艺术和陶瓷工艺的传统技艺,并将其介绍给更多的人。
从“五无”山村到旅游胜地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被誉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地方,曾经是一个闭塞贫困的“五无”山村?上世纪80年代,下党乡不通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是福建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下党村依托自身的自然优势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2021年,下党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今的下党村,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古朴风貌,还新增了茶馆、画室、手工坊和民宿等现代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下党村的成功转型,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它证明了艺术与文化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让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下党村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创作基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供描绘,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爱好者可以交流心得。无论是专业的画家,还是业余的绘画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