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何玉先教授团队在艾滋病治疗药物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何玉先教授团队在艾滋病治疗药物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引用
新浪网
6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12-17/doc-ikyakumx4670099.shtml
2.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3-3/20230325070732671.htm
3.
https://www.cnilas.org/Detail/711_6000
4.
https://html.rhhz.net/YXXB/html/20180305.htm
5.
https://www.virosin.org/news/news_cn/PT180116000009FcIeL.htm
6.
http://www.cams.ac.cn/cxgc/zxjz/fa0bc76860c8406cb174fb14f80831c8.htm

202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何玉先教授团队在艾滋病治疗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脂肽病毒融合抑制剂LP-98,不仅在恒河猴模型中展现出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还能实现部分恒河猴停药后的病毒稳定控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上,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LP-98:新型脂肽融合抑制剂的突破

何玉先教授团队通过反复筛选设计,成功研发出具有皮摩尔(pM)级抗病毒活性的脂肽病毒融合抑制剂LP-98。这种新型抑制剂通过靶向HIV膜融合过程,有效阻止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使用SHIV(一种HIV和SIV嵌合病毒)慢性感染恒河猴模型,发现LP-98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低剂量长效作用:LP-98可以在低剂量下发挥长效抗病毒作用,维持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

  2. 停药后病毒控制:部分恒河猴在停药后能够实现病毒稳定控制,这是功能性治愈的重要标志。

  3. 暴露前预防效果:LP-98还能有效阻断SHIV和SIV通过直肠、阴道或静脉途径的感染,作为暴露前预防(PrEP)的新策略。

02

研究细节与机制解析

研究团队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效果的恒河猴,揭示了病毒潜伏库特征和免疫控制机制:

  • 病毒潜伏库分布:实现病毒稳定控制的恒河猴(SVC),其病毒潜伏库以较低水平隐藏于肠系膜、肠旁等深部淋巴结;而病毒反弹的恒河猴(SVR),潜伏库则主要分布在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

  • 免疫控制机制:SVC猴表现出更强的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和多功能CD8+ T细胞应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猴体内PD-1阳性的中心记忆CD4+ T细胞比例更低,提示免疫调节在病毒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03

基因治疗新策略

除了脂肽融合抑制剂,何玉先团队还探索了基于HIV纳米抗体的基因治疗策略。他们利用靶向gp120蛋白亚基的HIV纳米抗体m36.4,通过GPI锚定方式制备广谱HIV抗性细胞。研究发现,这种纳米抗体不仅能有效抑制游离病毒和细胞相关病毒的感染,还能影响病毒包膜蛋白的加工处理过程,降低子代病毒的感染性。

04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何玉先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1. 功能性治愈的希望:实现“停药后稳定的病毒控制”是艾滋病治疗的理想目标。LP-98在恒河猴模型中的表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可能。

  2. 突破现有治疗局限:目前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方案)虽然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存在终身服药、药物毒性积累和病毒变异耐药等问题。新型抑制剂的出现有望突破这些局限。

  3. 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LP-98不仅能用于治疗,还能作为暴露前预防药物,为艾滋病防控提供了新的工具。

  4. 推动基础研究进展:研究揭示的病毒潜伏库特征和免疫控制机制,为进一步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何玉先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创新实力,为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了新的智慧。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这些突破有望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案,为艾滋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