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店镇:乡村振兴的经济密码
牛角店镇:乡村振兴的经济密码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牛角店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推进产业融合、改善农村环境等措施,成功打造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样本。
特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牛角店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黄起元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该镇农业发展的标杆项目,园区现有草莓大棚300余个,占地2000余亩,形成了从育苗到栽植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每个草莓大棚可为农户带来7万元的纯收入,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除了草莓种植,牛角店镇还积极发展其他高附加值作物。园区内建设了连栋温室大棚,栽植萨米脱、车厘子等品种果树4000余棵,年产量可达15万斤。猕猴桃种植基地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碧玉、冬红两个品种的猕猴桃共计40余亩,亩均效益达1万元以上。无花果种植基地则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7个、冷棚2个,以种植反季节无花果为主,年产量达1万斤以上,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余万元。
三产融合激发乡村活力
牛角店镇不仅注重农业生产,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草莓种植基地,每到采摘季节,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园区负责人表示,通过发展采摘旅游,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生态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牛角店镇始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青源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农场负责人张青介绍,农场养殖驴驹600余头,利用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收获的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发酵处理后作为驴饲料,而驴粪则用于改良土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据东阿县农业农村局统计,2020年全县25家规模化养殖主体年消耗秸秆利用量达到35044.59吨。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东阿县计划建设青贮池2.7万立方米,建成后年增加饲料储量2万余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牛角店镇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山东润发暖频道服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技术员王晓宾表示,自己原来在淄博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工作。
公司厂长刘泽柱介绍,项目总投资7000余万元,一期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招收员工七八十人。项目全部运转后,预计可解决当地300到500人的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经验启示
牛角店镇的乡村振兴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推进三产融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后,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牛角店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牛角店镇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