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将: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萧劲光
毛泽东点将: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萧劲光
1949年10月,衡宝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萧劲光就接到中央军委的一纸调令,要求他火速进京。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中南海,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解放全国的作战任务虽然还相当繁重,但是组建一支空军和一支海军的任务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空军的筹建工作已经差不多了,中央决定让刘亚楼同志去当司令员,现在要着手筹建海军,我们想让你来当司令员。”
萧劲光听后,不禁愣住了。他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哪能当海军司令员?”毛泽东笑着回答:“我就是看上了你这个‘旱鸭子’,是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成天出海。”
就这样,这位在陆军战功赫赫的“旱鸭子”司令,开始了他30年的海军生涯。
1950年1月,萧劲光正式就任海军司令员。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中国海军几乎是一片空白,连一条像样的军舰都没有。萧劲光回忆说:“我到威海刘公岛视察防务时,不得不向渔民借船。渔民都不敢相信,堂堂一个海军司令居然两手空空,还得租老百姓的渔船。”
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萧劲光没有退缩。他首先主持召开了海军建军会议,提出了“从长期建设着眼,由当前情况出发,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富有攻防能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建设方针。为了培养海军人才,他先后创办了大连海军学校、海军第一航空学校、炮兵学校、潜艇学校等10所正规军事院校和6所预备学校。
在武器装备方面,萧劲光狠抓海军武器装备建设,整顿发展造船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在他的领导下,海军陆续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个航空兵师、第一个潜水艇支队、第一个驱逐舰大队等,初步形成了空中、水面、水下和海岸相结合的海上战斗体系。
在萧劲光的领导下,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1955年,他领导海军部队协同陆、空军首次对近海岛屿的国民党部队实行联合作战,成功解放了浙江沿海的多个岛屿。1954年,他还亲自参与领导和接收了旅顺口海军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海防力量。
萧劲光在海军司令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被誉为“人民海军之父”。他为海军建设倾注了毕生心血,直到1980年才卸任。退休后,他依然关注着海军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制造航空母舰和航母舰载机的建议。2012年9月,当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时,萧劲光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从一个“旱鸭子”到人民海军的奠基人,萧劲光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新中国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人民海军的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