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修课:如何教孩子情绪管理?
家长必修课:如何教孩子情绪管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情绪管理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教孩子进行情绪管理呢?
了解情绪管理的本质
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其著作《象与骑象人》中将大脑的这一特性用大象和骑象人的故事解释。人类的心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半如同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代表着我们身上的动物本能和非理性的方面;而另一半则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代表着意志和理性的方面。人们常常深陷大象和骑象人的斗争漩涡不能自拔,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交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的教育方法
- 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家长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比如,当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生气时,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你现在感觉很生气,因为你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拿走了。这是很正常的感觉,每个人在东西被拿走时都会感到生气。”
- 培养兴趣爱好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比如,如果孩子对绘画感兴趣,不妨为他准备画笔和画纸,让他自由地涂鸦。在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培养专注力,还能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情绪。
- 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表达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比如,当孩子感到难过时,家长可以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你看起来很难过,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吗?”
- 使用情绪认知卡等工具
情绪认知卡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基本情绪类别”理论来设计,选出孩子常见的48种情绪,搭配表情包插图,帮助儿童和家长学习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并有效地表达情绪。情绪认知卡在卡片上用汉字、拼音和英文标注了各种情绪的名称,以及情绪释义和情绪范例。除了情绪识别外,家长可以将此卡作为英语和拼音的启蒙工具。
情绪认知卡有多种用法:
基础用法:认知和觉察情绪是管理情绪的前提,家长可以用情绪认知卡与孩子讨论情绪释义,帮助孩子理解情绪,提升觉察情绪的能力。情绪表达是管理情绪的重要出口。引导孩子按照框架描述事件发生经过,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感受,释放情绪压力,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进阶用法:情绪复盘(对感受、需求、观点、行为层进行梳理)情绪急救(觉察和管理情绪)
更多玩法:情绪对对碰(情绪配对)情绪猜猜猜(表演情绪)情绪故事会(讲一个关于情绪的故事)
实用建议
- 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如果家长自己情绪管理得不好,经常发脾气或压抑情绪,孩子也会学着这样做。因此,家长需要先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成为孩子的榜样。
- 创造安全的环境
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情绪,都是被接纳的。这样,孩子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压抑或隐藏情绪。
- 避免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会阻碍孩子的情绪发展。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学习,这对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 保持耐心和持续性
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期望孩子能一夜之间掌握所有技巧。重要的是持续地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记住,情绪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对自己有耐心,逐步实践这些技巧,你会发现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