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路:班主任如何用游戏思维带班?
王者之路:班主任如何用游戏思维带班?
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新生代学生,对传统管理模式往往表现出抵触情绪。而游戏化思维的引入,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规则、及时反馈和鼓励自愿参与,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管理变成一场有趣的游戏,既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什么需要游戏化管理?
新生代的学生是沉浸在数字游戏中长大的一代。据统计,超过70%的中职学生表示网络游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然而,教师和家长往往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忽略了游戏背后蕴含的教育价值。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学生,是因为它具备四个基本特征:目标、规则、反馈和自愿参与。在玩游戏时,学生们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展现出极强的参与热情。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能否将游戏化思维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让学习和管理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游戏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目标设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游戏化管理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宏大而具体的目标。例如,在“王者之路”游戏化管理方案中,班主任为学生设定了“成为王者身份,拯救王者大陆”的虚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给学生带来代入感,还能让他们在完成后产生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的设定应该兼具挑战性和可行性。虽然最终目标难度可能很大,但总要有“高手”能达到,这样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动力。
规则制定:确保公平与参与
就像在游戏中,玩家需要按照规则执行操作,否则可能被强制出局。在班级管理中,规则的制定同样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借鉴热门游戏《王者荣耀》的模式,设计个人PK和宿舍PK两种游戏方式。
PK的内容可以包括考勤、仪容仪表、劳动、早操、自习课、参加学校活动等表现。此外,还可以设置额外的PK内容,如背书、不玩手机、完成志愿服务等,但这些内容需要经过全班讨论同意后才能列入项目。
反馈机制:及时激励与调整
大多数游戏给玩家的激励反馈多数停留在精神层面,而现实中的物质反馈几乎没有,且缺少实质性的物质奖励,玩家还是非常欣喜地加入游戏中,因为即使物质层面没有得到满足,但学生在游戏中拥有的高度自由度、归属感、挑战性、愉悦性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要远大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且这种给予的反馈时间,频率比较快,因此笔者主要借用手机中腾讯文档的小程序,让大家的表现能及时“可视化”,而当出现排名,大家就会根据反馈原理,向排名靠前的学生追赶,有效刺激学生往积极一面进步。在精神方面达到满足,班级便组织讨论设置一些“物质奖励”(如表1),达到相应等级享受相应特权(如表2)。
表1 物质奖励
表2 特权表
自愿参与:激发内在动力
游戏化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只要参加班级的游戏化管理,只有得没有失,即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而违规没有扣分手段,学生“分数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每学期末的学生评优、评先会参照反馈系统来挑选,实习前可根据表现情况挑选实习单位。
“王者之路”:游戏化管理的实践案例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高效沟通的能力,班主任运用了游戏的特性加以正确的引导,给学生构建一种类似游戏情景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加入,主动达成目标。
前期准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建立成员的归属感,增加小组凝聚力,让全班制定班规;抛出游戏构想,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选出游戏积分统计员、记录员,笔者结合游戏的四大特征来指导方案。
1.目标的制定。笔者首先给学生虚构一个宏大而具体的目标——“成为王者身份,拯救王者大陆”。这个目标会给学生一个代入感,会让学生完成后产生成就感,尽管最终目标难度会大,但是总会有“高手”能达到,而且具有方向。
2.游戏规则的制定。就像玩游戏,想要打败对方,就要按照游戏规则来执行,否则你可能只会被强制出局,Game,Over!笔者指导学生按照目前最热门的游戏——王者荣耀的游戏模式,给出个人PK和宿舍PK两种游戏方式,供学生挑选。所有制度全部让学生全程参与讨论,PK的内容包括考勤、仪容仪表、劳动、早操、自习课、参加学校活动等表现;另外,学生可以额外增加PK内容,但要经过大家同意就可以列入项目,比如背书、不玩手机、完成多少次志愿服务等,获胜者可以获得加星晋级;而降级主要是通过学生会、文岗检查扣分下达的表格为准。
3.反馈的制定。大多数游戏给玩家的激励反馈多数停留在精神层面,而现实中的物质反馈几乎没有,且缺少实质性的物质奖励,玩家还是非常欣喜地加入游戏中,因为即使物质层面没有得到满足,但学生在游戏中拥有的高度自由度、归属感、挑战性、愉悦性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要远大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且这种给予的反馈时间,频率比较快,因此笔者主要借用手机中腾讯文档的小程序,让大家的表现能及时“可视化”,而当出现排名,大家就会根据反馈原理,向排名靠前的学生追赶,有效刺激学生往积极一面进步。在精神方面达到满足,班级便组织讨论设置一些“物质奖励”(如表1),达到相应等级享受相应特权(如表2)。
表1 物质奖励
表2 特权表
4.自愿参与的部分,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只要参加班级的游戏化管理,只有得没有失,即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而违规没有扣分手段,学生“分数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每学期末的学生评优、评先会参照反馈系统来挑选,实习前可根据表现情况挑选实习单位。
实践效果与展望
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各项评比在学校均稳获前三名,在游戏中学会了自我管理,班主任的工作也轻松很多,成就感也大幅度地提升。
不可否认游戏的时代已经到来,电子游戏是这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游戏影响的大趋势,不妨将“游戏化”纳入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游戏化班级管理的会带来不一样的管理效果。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游戏化管理效果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挑战:
学生抵触:部分学生可能对游戏化管理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变相的约束。对此,班主任需要充分沟通,让学生理解游戏化管理的目的和规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管理难度:游戏化管理需要班主任投入更多精力设计和维护系统。建议班主任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如在线文档、积分系统等,简化管理流程。
公平性问题:在制定规则时,要充分考虑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某些规则对特定群体不利。
过度游戏化:要注意平衡游戏化元素和教育本质,避免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和奖励,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价值。
结语
游戏化管理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将游戏元素融入班级管理,班主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游戏化管理并非万能钥匙,它需要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与游戏的完美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