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澍教授揭秘:心律失常治疗迎来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澍教授揭秘:心律失常治疗迎来重大突破!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4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d67382540509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2A06U6400
3.
https://www.medsci.cn/search;jsessionid=C086573C8FCD18B792F3378FD305E058?q=%E5%BC%A0%E6%BE%8D&module=&time_type=0&sort_type=1&search_type=1&page=1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2A00W7K00

在2024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IC2024)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张澍教授分享了2023年度心律失常领域的十大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不仅涵盖了脉冲电场消融与传统消融的有效性比较,还探讨了导管消融在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作用,并揭示了冷冻消融或药物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进展。这些突破性的研究为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证据支持,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01

脉冲电场消融 vs 传统消融:谁更胜一筹?

ADVENT研究是一项随机、单盲、非劣效性研究,共纳入607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旨在比较脉冲电场消融与传统射频或冷冻球囊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脉冲电场消融组和传统消融组分别有73.3%和71.3%的患者达到主要有效性终点(组间差异2.0%,95%CI -5.29.2,非劣效性后验概率>0.999)。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和1.5%(组间差异0.6%,95%CI -1.52.8,非劣效性后验概率>0.999)。这一发现表明,脉冲电场消融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不劣于传统消融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02

终末期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

CASTIE HTx研究聚焦于症状性房颤合并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策略。研究将1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中位随访18.0个月的结果显示,导管消融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8% vs 30%,HR=0.24,95%CI 0.11~0.52,P<0.001)。具体而言,导管消融组在全因死亡率(6% vs 20%)、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率(1% vs 10%)和心脏移植率(1% vs 6%)方面均优于药物治疗组。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扩展导管消融的适应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03

初次治疗选择:冷冻消融优于药物治疗

EARLY-AF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冷冻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初始治疗手段的效果。研究纳入303例未经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冷冻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3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组相比,冷冻消融组在持续性房颤发生率(1.9% vs 7.4%)、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率(56.5% vs 77.2%)、房颤负荷和住院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一发现支持将冷冻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节律控制手段。

04

Brugada综合征:导管消融带来长期获益

BRAVO研究是一项针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59例患者。研究采用经皮心外膜基质改良消融治疗,结果显示,单次消融手术后81%的患者无心室颤动复发,平均每月VF发生次数和电除颤次数显著降低。在平均48个月的随访中,96%的患者在重复消融后无VF复发,95%的患者自末次消融后5年以上无VF发作。这一发现为Brugada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