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产业绿色升级:从“黑色”到“绿色”的蝶变
山西焦化产业绿色升级:从“黑色”到“绿色”的蝶变
作为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山西焦化产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焦化产业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山西的环境质量,更将为全国焦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政策引领:绿色转型按下“加速键”
202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方案》,为焦化产业的绿色升级指明了方向。方案提出,到2030年,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8%,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方案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以清洁生产审核为抓手,在钢铁、焦化、建材、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清洁生产改造。
技术创新:环保升级的“硬核”支撑
在政策引领下,山西焦化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技术投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清洁生产。以安昆新能源为例,这家年产369万吨冶金焦的大型焦化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环保设备和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了“废水、废渣、废气”零排放。
在安昆新能源的生产调度中心,七大智能制造管控系统——MES生产管控系统、双预防管控系统、超低排放管控系统、消防管控系统、SIS工艺联锁报警、能耗管控系统、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正在高效运转。通过“数据孪生+模型预测+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企业实现了生产运行组织全过程集中管控、生产操作远程控制、数据监控和智能制造。
在生产设备方面,安昆新能源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例如,圆管带式输送机与普通皮带式输送机相比,具有环境污染少、附属设备少、基建费用低三大优势。在煤气净化装置区,粗苯蒸馏单元采用两级洗涤,洗苯后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脱苯采用负压脱苯技术,综合能耗降低50%。鼓风冷凝单元中,煤气鼓风机采用变频自动调节方式,系统运行更稳定、更节电。
环境效益: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干熄焦技术是焦化行业最重要的节能降耗技术之一。与湿熄焦相比,干熄焦不仅避免了焦尘、水蒸汽、熄焦废水等污染问题,还能通过充分回收红焦80%的显热发电。据统计,干熄焦技术年可节约用水80余万吨,年发电量可达4.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5700吨,显著减少了锅炉燃煤灰渣、燃烧废气、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转型升级:从“黑色”到“绿色”的蝶变
吕梁市作为山西焦化产业的重要基地,正在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在吕梁,煤炭、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的“含绿量”不断提升。当地不仅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还积极布局氢能产业,打造“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体系。
以鹏飞集团为例,该企业正在建设鹏湾氢港制氢工厂,将焦炉煤气转化为氢气。吕梁市还引进了美锦能源等龙头企业,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制氢能力20万吨以上,建成50座加氢站,氢燃料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辆。
此外,吕梁市还依托铝土矿资源优势,打造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目前,全市拥有氧化铝生产企业10家,铝镁深加工企业6家,2022年铝镁产业链产值达450亿元左右。
展望未来:绿色焦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山西焦化产业的绿色升级之路,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山西正在逐步摆脱“一煤独大”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着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这场绿色革命,不仅关乎山西的环境质量,更将为全国焦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